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戰火蔓延 微信死磕支付寶拿香港支付牌照
8月25日消息,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發放了5張儲值支付工具牌照,首批獲得者其中就包括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作為大陸支付領域的競爭對手,支付寶和微信把移動支付戰場從內地轉移到了香港,支付大戰持續升級。
對此,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稱,批出首批牌照,標志著香港零售支付發展即將進入新階段。
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更是透露,預計可于今年11月13日前批出第二批SVF牌照。
實際上,目前香港支付市場最常用的是八達通。對此,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隨著內地支付機構的進入,將為香港當地新興支付方式的發展帶來新氣象。此外,記者注意到,持牌機構現時的運作范圍主要包括線上支付、銷售點流動支付、P2P轉賬(點對點轉賬)、以及實體卡等四個方面。比如支付寶現在可運作的是線上支付。
支付寶僅能開展線上支付
一邊內地收緊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一邊香港則剛開始發布首批牌照。
支付寶方面也稱,獲得牌照后,將推出香港版電子錢包,并且在此基礎上為香港用戶提供吃喝玩樂購等移動生活服務。
同時,記者注意到,首批持牌機構目前運營范圍包括線上支付,銷售點流動支付,p2p轉賬,以及實體卡等四個方面,除了八達通可以這四個業務都展開以外,支付寶僅可以開展線上支付,微信支付則包括線上支付和P2P轉賬。
實際上,近年來,伴隨著內地移動支付市場份額的趨于飽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將香港市場作為布局的一個重點。比如今年春節期間,騰訊就推出港版微信錢包以及WeChat利是。
香港移動支付潛力巨大
一直以來,相比內地移動支付的迅速發展,香港的電子支付市場發展似乎略顯緩慢。
記者注意到,目前最常用的還是于1997年推出的八達通卡,可以在快餐店、便利店、超市等地進行消費或增值。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香港支付市場應該說還是相對落后的,雖然近兩年出現了支付寶等內地支付工具,但在香港主要還以服務香港商戶和內地游客為主。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3月份也曾分析指出,香港市民習慣使用八達通卡這一功能強大的支付手段,其移動支付事實上走在了中國的前列,而且香港擁有強大的IT能力和金融管理能力,在移動支付領域擁有巨大的潛力可供挖掘。
上一篇: 上一篇:不想經營網店了?網店轉讓是一個好出路
下一篇: 下一篇:京東天貓任性對撕 開辟“貓狗大戰”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