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解密 批發市場新衣如何而來
如果,你經常逛批發市場,那么您就會感慨,這些店長真是緊跟時尚,什么新款都能看到,什么熱款都能買到,那么你知道這些款式新穎的新衣服是從何而來?它們如何在幾十個小時內完成設計制造運輸?誰在以瘋狂的速度制造“國產快時尚”?答案在廣州那些大大小小的服裝市場里。淘寶網店貨源小編帶大家去看看。 8月23日凌晨4時10分,批發商劉玲就從床上爬了起來。像往常一樣,她必須在5點半之前趕到北京世紀天樂服裝批發市場B2南區的090檔口。她要趕在物流公司送貨的小工和那些從外地趕來“打貨”的年輕女孩子之前到達這里。
此時分布在北京動物園周圍的那些服裝批發市場各個檔口的導購們也都已經開門揖客。劉玲的店鋪只有五六平方米大小,月租卻已過萬。這個地方在旺季每天能給她帶來三五百元的收入。在她的檔口中能看到很多剛剛過季的大牌單品。“只要會從旮旯里挑選、懂得顏色混搭,再廉價的衣服也能穿出時尚味兒來。”劉玲一邊推銷,一邊剪著這些衣服邊角上冒出的線頭。
除了各地的服裝店老板,她的顧客還包括那些從北京城的各個角落涌進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淘貨的女孩子,她們被稱為“動批族”。她們到這里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手抓最少的票子,將自己打扮得更加Shining。雖然劉玲們并不以散客為主要客戶,卻不妨礙動批族們把這里當成“國產快時尚”的購物勝地。在上海,類似的地方是七浦路。無論什么季節,這些市場里總有最新款的衣服,其價格卻又讓普通的公司人也能體驗盡情掃貨的豪氣。
在一家音樂網站工作的胡冰最愛的是天樂和東鼎兩棟樓里《昕薇》、《瑞麗》風格和歐美風的小店—這也是“動批范兒”的主流。動批不是她購物的全部—她也會去香港買大牌,但這里是她服裝系統里重要的平價供應商。一圈逛下來,胡冰在世紀天樂地下一家有Vivian Westwood的專業仿單的店里,花140塊入手一款學院風長款針織衫的春秋冬三件衣服;在另一家韓國風格的店里,她又“敗”了一條墨綠色呢子馬甲和花苞裙,也只花一百多塊。
韓國風格是劉玲的主打。這幾天她檔口里最好賣的,是30元一件的韓版襯衣。這批貨是她在廣州的合作者李德福昨天中午從廣州的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挑選并發過來的。
每天一早六點多的時候,李德福就會出發前往廣州的各大服裝批發市場—他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逛遍十三行、白馬、站西、紅棉等廣州有名的批發市場。動物園和七浦路的那些物美價廉的衣服很多都來自于這里。與動物園和七浦路最大的不同是,這些服裝市場不光承擔服裝的中轉和銷售任務,它們還是服裝的設計者和生產者。
十三行是這些服裝批發市場中價錢最低、速度最快的一個。“十三行”是廣州人對以十三行路為中心,以故衣街、十三行豆欄上街、和平東路服裝商場等環繞成的物流商業圈的稱呼。這個總面積只有0.1平方公里的地方卻聚集了超過6000家服裝商鋪,1萬多名業主和工人,年交易額超過100億元。每天發往全國各地的貨物就有三四千噸。這里的新中國大廈甚至曾經創造了廣州商業地產的最高售價—每平方米11萬元。
這里每天的流動人口都有十幾萬人,王小寶也是其中的十幾萬分之一。他的工作是在這里賣雜志。每天早上,他都會踩著三輪車載著一車不同形式的“潮流服飾集選”來到這里。他甚至覺得這種書比衣服還好賣,因為十三行的服裝老板太多了,他們要做衣服,幾乎總要先看這些書。
每天他可以賣出去幾十本雜志,便宜的有10元20元的,貴的要到200元。這些雜志已經按照服裝老板的需求分了好多種類,絲巾、上衣、裙子、褲子、西裝,韓版、日版、歐美版,或是按照衣服類型,或是按照流行趨勢。除了正規雜志,還有一些看上去讓人眼花繚亂的“最新款”服裝圖片集是他自己的創造,他經常從淘寶網和拍拍網等網站上“搜集”最新的款式,一頁頁打印下來自己裝訂,一起賣給做服裝的人。
從廣州的王小寶“發布流行趨勢”到北京“劉玲時裝店”里韓版襯衣熱賣,還需要一個關鍵的人物,那就是十三行的湯玉梅。
湯玉梅的檔口是新中國大廈一樓1177檔。她是劉玲韓版襯衣的設計師和發貨商,也是王小寶雜志的忠實讀者—對她們這些批發店老板來說,參加歐美的時裝展不現實,看這些雜志就是貼近時尚的最好方法。
湯玉梅為自己的服飾起名為“38℃”。在湯玉梅這里,那些襯衣被稱為“0817”、“0818”等。用簡單的編號代替款式的名稱已經成為湯玉梅和她的合作伙伴們的習慣。衣服款式隔幾天就變個樣,但變來變去都是襯衫,款式說不清,用吉祥的編號代替也好算賬,她最喜歡用的就是“8”。
四川姑娘湯玉梅第一次來到十三行是在10年前,那時候用20塊錢就能買到很多別的地方買不到的新款。5年后,她成為了服裝批發商圈中的小工,跟著服裝廠的老板在廣州火車站一帶做服裝批發。一個月前,她租下了十三行的這個檔口,開始嘗試自己做韓國服飾批發。
在十三行的市場上,檔口易主是常有的事情,湯玉梅租下的這家檔口今年已經換了2位老板。雖然檔口面積還不到3平方米,但每個月的租金就得花去她2萬多元。為了控制成本,她獨自一人負責生產、設計、售賣—一個小工每月的工資是4000元。
時尚雜志之外,她的另一重要的靈感來源是“看市場”。“0818”韓版襯衣的樣板衣是她花了一百多元在廣州匯美批發服裝市場上的韓國店買的。對湯玉梅來說,創作不是一宗神圣的藝術,新款無非就是在舊款的基礎上改良—當時買的是短袖,她把它改成了長袖,衣服的領子也改成了男裝領。
她隔兩三天就會去逛一下市場。只是她不是去平常女孩子喜歡去的北京路或者天河城之類的百貨公司,而是去廣州火車站一帶的批發市場,白馬批發市場4樓的品牌女裝或者紅棉時裝城的8樓等,這里會有一些獨立設計的品牌。
韓式風格則多來自站西路一帶,這里做外單的比較多,其中一些韓國老板會一周在韓國,一周在中國,每次來都會帶幾百件韓國最流行的款式。湯玉梅她們就喜歡到這些市場上去看版,有時候一件款式有40件,說不定賣給的人大半都是“逛市場的同行”。######
逛批發市場途中,只要有相中的,湯玉梅就會買上一件作為樣板衣。現在的她已經有了能夠看出哪些款式會好賣的直覺。對于韓式風格,她有著自己獨到的把握。在開始十三行的生意之前,她在一個韓國人的店里打過兩個多月的工,這段經歷讓她在“看市場”的時候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款式是仿做的,哪些是從韓國運來的。
有了樣板之后,廣州的服裝產業就開始展現出其快速的魅力。為了應付李德福們的拿貨要求,湯玉梅當天下午要去組織“0817”和“0818”等幾款服裝的再生產。
13時10分,在檔口里忙了一個上午,還沒有吃午飯的她拿著一包需要返工的衣服走出十三行,穿過擁擠的貨運車道,上了一臺停在附近停車場的面包車。車身上沒有任何的標識,車內的2排座位可以坐6人,湯玉梅坐在了最后一排。不到2分鐘,車子坐滿啟動,沒有人詢問車子的目的地。
車費5元,車程20分鐘。路上幾乎聽不到有人講話。湯玉梅每天下午都會坐著同一線路的面包車或搭三輪摩托,來到中大布匹市場。
這里是全國最大的布料市場之一。布料行業中最好的柯橋梭織和張槎針織都能在這里找到,這也是設計師經常逛的布料和輔料市場。
在廣州白馬4樓經營著“紅番茄”女裝品牌的周光祥對這個市場再熟悉不過。在他看來,以白馬為中心不到10公里的商圈內,輔料市場、布料批發市場、制衣廠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城市的大小角落,任何一個手拿現金的人都可以立即成為一個服裝商人,即使沒有廠房沒有工人。
正是因為這樣的便利性,服裝批發市場上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出貨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在業內這種現象被稱為“超低空飛行”—離地面越近,所冒的風險越大。而這正是湯玉梅的競爭力所在—她說“不快就沒有飯吃”。
13時40分,湯玉梅一路小跑到中大長江輔料城八街
官方推薦平臺“排名無憂”助力商家快速提升手淘直播推薦、增粉、打榜、有效提升粉絲活躍度,增加商品曝光權重指數,快速占據首頁位置,累計服務商家23萬多家,注冊入口限時開放注冊:http://zhuce.pmwy.com 點擊免費試用。
25檔的紐扣當鋪,她前一天在這里剛剛定了4萬顆的樹脂紐扣。按照每件衣服6顆紐扣計算,這里的量至少可以夠6000件。生意好的時候,她半個月就得定下這樣一個大訂單。因為紐扣要下午5點才能到,湯玉梅給老板陳仁圣留下了一個地址,讓他們直接送到距離不到200米的“鴻旺紡織”,那里是她拿布的地方。到了晚上,鴻旺紡織就會派人把布料、輔料一起送到工廠里,無須湯玉梅再操心。
“鴻旺紡織”專門做梭織布料,這里老板娘時不時會給湯玉梅一些意見。在布料的選擇上,湯玉梅不算是個內行,單是用“全工藝”還是“半工藝”的選擇題,她都不知道做了多少次。
全工藝的布料質量相對較好,再做洗水等二次處理的時候不會變形得太厲害,而半工藝就很難保障,但價錢會比較便宜。在老板娘的建議下,在十三行做批發的湯玉梅還是決定上“褲裝新款”的時候用“半工藝”的布料,這樣她所冒的風險將會小一些。
不過,湯玉梅還不是“鴻旺紡織”的大客戶。對這樣的布匹批發商來說,雇傭幾個業務員到白馬一帶的服裝商圈拉上幾筆大單比起做十三行的散單顯得更為重要。劉一鳴是其中的一名業務員。他把自己的客戶定在白馬一帶的服裝批發市場。每次出門拜訪客戶前,他總喜歡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凈凈,板寸加上左耳的耳釘顯得尤為醒目。劉一鳴覺得自己是一個時尚的人,在拜訪客戶的時候應該也體現這一點。“對服裝和時尚懂得越多,合作的機會也就越大。”當然,這只是第一步,他每次拜訪客戶都會帶一個拉桿箱出去,里面裝著這個季度布行開發的新品—只是一小塊色版,一次帶幾十個版。在十三行,這樣的業務員還有很多。
14時20分,湯玉梅在老板娘提供的色板的最后幾個顏色上打了勾,除了用來給“0818”和“0819”補貨的米白色和白色布匹,當晚從中大布市發往她工廠的還有幾米色板上的布料。
15時10分,逛完布料和輔料市場后的湯玉梅準時出現在上沖南約22巷的工廠里。
所謂工廠其實就是一間蝸居在小巷二樓的擁有4名工人的家庭小作坊。這間看上去約莫30平方米的一房一廳即使在白天也顯得有些灰暗,大廳的2/3被一張木板桌子占據,上面放著已經用電剪裁好的“0818”,還有一堆用剩的邊角碎布。擠在墻角的4臺可以隨時開工的四線裁衣機器上還纏著幾卷線筒。此外,與湯玉梅合作的紙料師傅的檔口也在工廠附近不到10米的地方。
一小時后,在拿到“鴻旺紡織”送來的做版布料后,師傅用牛皮紙照著湯玉梅的要求打版、裁片,那件從匯美批發服裝市場上的韓國店買的樣板衣此刻被用來作為參考。即便把短袖改成長袖,衣領子改成男裝領,師傅用在裁片上的時間一般也不會超過兩個小時。
完成后的裁片被送到二樓的工廠里,就像剪紙一樣,比照著裁片,電子剪刀在幾秒內就可以裁剪出一疊厚厚的“袖子”。
二十分鐘后,工廠里的女工開始了黑白顛倒的“一天的忙碌”,為了更快地完成一件衣服的制作,與湯玉梅合作的這個工廠還找了其他代工廠一起“幫忙”,紐扣的釘裝也固定在專門的廠家。
在周光祥看來,十三行女裝速度的奧秘就在這個地方。
“如果一個款式在市場上賣得好,再復雜幾個家庭作坊分工聯手也能做出來。買下款式后,下午在周邊的幾個布行選布料,晚上加工,第二天早上再約個時間把背心和外套一拼就是一個和前一天一樣的款式,價錢還更便宜。”######
第二天一早七點多,一個皮膚黝黑的男人出現在剛剛開門的湯玉梅的檔口前,放下幾袋包裹然后轉身離開。他就是工廠負責送貨的師傅。每天早上7點是制衣工廠下班的時間,這時候便有固定往返于工廠和批發市場的面包車“接班”,按照貨運單上的地址在批發市場上挨家送上前一晚趕制出來的衣服。
湯玉梅這次接到了發自工廠的504件韓版襯衣。接下來,她要等待的是李德福這樣的中間批發商和物流公司取貨的工人。
通常,湯玉梅對批發客商說的第一句話是“拿貨還是打包”,拿貨的人被歸類為在廣州市內開服裝店的散貨批發商,打包的人則被歸類為來自外省的大貨批發商,后者也是像湯玉梅這樣的檔主最為重視的客戶,只有多建立這種長久的合作關系才能使她在這個市場上活得更好。
八點半左右來到這里的李德福就是需要打包的客戶。“0817賣得不錯,今天先補30件,有新款再上。”他沖著湯玉梅說。他是劉玲的合作者,也是湯玉梅在北京世紀天樂唯一的一家批發合作商。通常,在一個批發地點只允許與一家合作,這是行內默認的規矩。
在他之前半小時,一位來自東北的批發商定了“0816”和“0818”兩款韓國風格衣服各40件。
合作過一段時間后,取貨時李德福就不需要出現在十三行的檔口里了。只要一個電話,物流快遞公司的工人就可以直接在湯玉梅檔口取貨發往北京。這樣,李德福也能節省出更多的時間逛逛其他批發市場。
此時各批發檔口的老板娘并不忙于招呼過往的客商,而是埋頭打電話記發貨的數字。通過十三行周邊發達的物流體系,全國的批發商只需要一個電話就可以在第二天拿到貨物,相熟的合作商之間甚至連預付貨款都不需要。
游克雄是快捷通、郵政易通聯合物流公司的經理,專門負責廣州至北京、天津的貨運線路。“走北京空運,14點30分之前登記收3元/公斤,17點之前登記收3.5元/公斤。” 游克雄承諾,到達北京動物園南門的時間不會超過第二天早上的7點。
整個上午,十三行里各行業的人都處于緊張的忙碌當中。中午12時45分,十三行過道中的燈光一暗,拉閘聲四起,所有檔口的姑娘顧不上形象就開始“換裝”— 褲子一脫,裙子一甩,穿上自己的衣服后,便意味著結束了一天中要在十三行完成的工作。5分鐘過后,過道的燈光重新亮了起來,除了一地塑膠袋的袋頭外,看到的只是空空如也的過道。
營運時間結束。
而湯玉梅又陷入了“明天該上什么樣的新款”的煩惱中—又該去站西路和匯美服裝城去看看了。如此兩三天一個輪回:周一下午去逛市場,周二下午拿著在市場上買的衣服去布料市場買布,然后送到工廠看看能不能仿得像,周三去布行定布,交代工廠做這一款,周四又去市場看新款。
在北京,第二天早上的5時30分,劉玲收到了從廣州連夜空運過來的貨物。她簡單清點一下貨量,在簽收單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熟練地將包裹分拆,取出幾件她認為最好看的韓裝新款掛在了檔口中最醒目的位置中—其中就有湯玉梅的“0817”和“0818”襯衣。
上一篇: 上一篇:網上購物流程攻略
下一篇: 下一篇:服裝淡季時期不“心淡” 網店經營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