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淘寶網店轉讓:過去這半年,他們是怎么扛住馬云的“績效”考核的
過去這半年,阿里合伙人們扛住了一項戰略業務的“績效“考核。
去年12月1日,阿里合伙人們在IPO之后首次集體亮相,宣布成立脫貧基金,五年投入100億探索互聯網+脫貧模式。馬云擔任阿里巴巴脫貧基金主席,蔡崇信、彭蕾、張勇、井賢棟分別擔任副主席。
馬云在現場放出“狠話”:“你們四個(脫貧基金)副主席,業務做不好,還能給你個機會,脫貧做不好,不會放過你。” 除了四個副主席,阿里體系內的每個獨立公司都會負責一個脫貧項目,對總裁進行脫貧KPI考核。
7月10日下午,在杭州西湖邊的湖畔大學,阿里巴巴如約發布脫貧工作半年報。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副主席蔡崇信、張勇,以及脫貧基金秘書長邵曉鋒到場與媒體交流。
在教育、健康、女性、電商、生態五大領域,阿里巴巴完成了從0到1的嘗試和落地實踐,為接下來從1到N打下基石。
而五個脫貧領域背后是3個關鍵詞:造魚塘,育支點,聚生態。這也是阿里巴巴脫貧基金的行動指南。“扶貧、脫貧、致富是三個不同的階段,扶貧是授人以魚,脫貧是授人以漁,致富則是造魚塘,為脫貧創造條件。”
蔡崇信:扮演“求職者”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牽頭的是教育脫貧,第一個落地項目是利用技術力量在釘釘上開發了X計劃,以視頻方式360度展示個人信息,將大學生就業需求同中小企業的用人需求相匹配。
蔡崇信這位耶魯大學畢業生,接觸到國內幾所“雙非”(非985、非211)大學的校領導,發現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在找工作上有著明顯劣勢。比如,很多用人單位太關注硬指標,學校、成績、專業、證書等,“雙非”高校畢業生僅憑一張文字簡歷,很容易在第一輪就被篩掉。而“雙非”高校生源很多都來自貧困地區,如何讓大家獲得平等的教育資源和就業機會?
在釘釘“新校招”功能內測階段,蔡崇信自告奮勇錄了一段50秒鐘的求職視頻。在視頻中,他像應屆大學畢業生一樣,認真地介紹自己的背景、專長和求職意向:做一位教育脫貧的守護者。
7月6日,蔡崇信成立了個人基金會,蔡崇信基金會,聯合淘寶大學與河北灤平縣政府、灤平縣職業中學一同開展電商職業培訓。阿里教育脫貧,將職業教育作為重點方向,在蔡崇信看來,是剛需,更是目前公益的空白點。
現場有媒體問蔡崇信脫貧工作中的難點,他給了一個“哲學”的回答:公益不是用錢,而是用心做出來的。
張勇:像創業一樣打脫貧攻堅戰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的任務是牽頭電商扶貧,他將這個任務和阿里的電商業務和電商生態緊密結合在一起。
2018年1月,張勇跑了趟重慶,在電商脫貧論壇上宣布優先選擇的十個電商脫貧樣板縣。“一縣一品”重塑了整個供應鏈,讓鄉村也有了新零售。他說,阿里淘鄉甜已經創造了不少網紅品牌,重慶“秀山土雞蛋”,陜西“柿餅”或云南元陽“紅米”。不久的將來,阿里還會仰賴大數據,讓農業整個鏈路更有規可循,造出更多“授人以漁”的“魚塘”。
很多優質農產品生長在條件惡劣、商業和基礎設施都很薄弱的貧困地區,這給電商脫貧帶來挑戰,但也更體現了電商脫貧的價值。
張勇和同事們的電商脫貧思路,正在加速解決多年棘手的問題。偏遠地區的農產品可以這線上(天貓、淘寶、阿里巴巴)、線下(盒馬鮮生、大潤發、三江)拓展渠道,可以借力螞蟻的金融服務,阿里巴巴的大數據優勢也在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農資、農機等各個農業相關領域可以發揮作用。
2018年上半年,淘寶“興農扶貧”頻道實現覆蓋8個省141個縣(其中51個是貧困縣);螞蟻金服旗下網商銀行向貧困縣100余萬用戶提供貸款超過380億元……
張勇認為,脫貧不是額外承擔社會責任,也不是公益,而要像創業一樣去打這場脫貧攻堅戰。
彭蕾:三訪陜西
身在異國的Lazada董事長兼CEO彭蕾也在視頻里講述了她的脫貧工作經歷。
過去半年,阿里12位女合伙人一共集體外出了三次,不是休假,而是為了想清楚女性脫貧該怎么做。
第一次,是去西安考察一個致力幫助0~3歲留守兒童的公益項目。項目發起人白玉博士發現,女合伙人們每天開會到凌晨十二點,第二天早上六七點鐘起床去考察項目。這次考察確定了女性扶貧的方向:給中國貧困地區0-3歲孩子提供早期發展機會,幫助他們在人生起跑線上不被同齡人甩下。
第二次,是考察項目的首個落地實踐點。在陜西寧陜縣,兩個孩子媽媽的彭蕾和縣里的年輕媽媽們很快聊到了一起,她坐在小馬扎上,問媽媽們關于帶娃的各種問題,也說起自己的帶娃經驗。彭蕾和她的同事們發現,盡管這里都很重視教育,幼兒園和小學的入學率都達到100%,但寧陜縣出的名牌大學生幾乎沒有。彭蕾和女合伙人們于是決定,在這里實驗一下,去幫助年輕媽媽們——讓她們學會和不滿三歲的孩子相處、交流,教她們引導孩子,發展孩子的智力、自信心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看能否打破“重視教育,但仍然難出貴子”的局面。
2018年4月,彭蕾又去了寧陜一趟,參加“養育未來”項目落地的揭牌。從西安咸陽機場到寧陜的高速路上,堵了五六個小時,到縣城賓館時已近凌晨12點,她立馬召集會議,梳理項目落地還有哪些“以為……但其實”的bug。
井賢棟:董事長巡山
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牽頭的方向是生態脫貧。這半年,井賢棟說他和團隊一直在行走,他們去了戈壁荒漠,也進了深山老林。一路上,遇見了很多人,學者、官員、公益人士、護林員、養護人。
做生態脫貧,井賢棟想充分借力螞蟻的自有公益平臺,把貧困地區的生態保護和螞蟻森林結合起來,這是一個腦洞頗大的idea。
2018年6月,井賢棟到平武關壩縣,和當地官員深聊了幾次。他還和當地護林工一起巡了一趟山。當地生態巡護員告訴他,靠山吃山,當地人電魚、炸魚,五年前河里沒有了魚,也沒了青蛙,也看不到野生動物。現在通過保護,在野外的紅外相機里可以看到狗熊、川金絲猴,環境變化非常之大。“山山水水保護起來之后,老百姓還沒有從好山好水中獲得經濟的可持續性收入,這很關鍵。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是我們接下去想做的探索,聯合生態的力量,加入科技的元素,通過螞蟻森林的用戶關注度,讓大家知道保護地的好山好水,讓大山之中的大自然饋贈走進千家萬戶。”井賢棟事后跟媒體說。
另外,那天穿黑色T恤的他還總結了一個教訓:下次來巡山不能再穿深色衣服了,否則容易被蜜蜂當成狗熊追著盯。
如今,擁有3.5億用戶的螞蟻森林平臺將升級為生態脫貧平臺,引入公益保護地機制和品牌生態資源,助力貧困地區生態、經濟效益的提升。
馬云自己的KPI:鄉村教育
在脫貧這項戰略業務上,馬云也有自己的KPI:鄉村教育。
“只有讓最優秀的學生成為老師,教育才會好起來,教育才會受到尊重。”馬云始終認為,扶貧和脫貧不同,扶貧給人以魚,脫貧授人以漁。要消滅貧困,就必須從根源上解決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
去年12月11日,馬云公益基金會發布了馬云鄉村師范生計劃。這是繼鄉村教師計劃和鄉村校長計劃后,馬云鄉村教育計劃啟動的第三個項目。項目預計在10年內投入至少3億元,選拔應屆優秀師范畢業生成為鄉村教師,培養未來的鄉村教育家。今年已有1740名師范生報名,500人入圍,其中337人來自農村。
1月21日,馬云在三亞為100名優秀鄉村教師舉辦第三屆“馬云鄉村教師獎”,并號召國內企業家參與鄉村寄宿學校計劃,讓貧困地區的孩子不用再跋山涉水去上學。而馬云公益基金會此前已啟動鄉村寄宿制學校項目試點。
今年上半年,220位鄉村學校校長報名參加“馬云鄉村校長計劃”。 該計劃每年評選出20位優秀的“鄉村教育家”代表,為每人提供總計50萬元支持,獲獎校長還將赴美學習。
5月13日,在杭州師范大學舉行的110周年校慶紀念大會上,馬云宣布在杭師大設立馬云鄉村教育研究院和馬云鄉村教育人才培養基地,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成為教師。
來源:天下網商
上一篇: 上一篇:天貓網店轉讓:講真!你應該避開的價格玩法5大雷區
下一篇: 下一篇:淘寶店鋪轉讓:對接10億數據源 京東區塊鏈開放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