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O2O: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重塑者
互聯網普及、智能手機遍地、社交媒體盛行……種種因素相互交織,形成了人人都是互聯網、人人都是自媒體的網絡生態環境。O2O商業模式也應運而生,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勢。
O2O模式由Trialpay的創始人Alex Rampell于2011年8月提出。這種模式是以線上營銷、線上購買支付來帶動線下經營和線下消費,將線下商務機會與互聯網技術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上和線下交易的前臺,實時統計消費數據提供給商家,再把商家的商品和評價信息準確推送給消費者。這種線下與線上的融合,實現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對接,由消費者、線上平臺、線下實體店共同組成了O2O的生態圈。(見圖1)
O2O閉環流程
O2O采用“電子市場+到店消費”模式,而不是傳統的B2C、C2C “電子市場+物流配送”模式,其基本交易流程是:引流→轉化→消費→存留→反饋,這五個階段共同構成了一個閉環消費流程。(見圖2)
O2O的交易流程構筑了三方共贏的格局:
消費者利用互聯網既獲取了足夠的信息,又可以足不出戶了解商家及其服務、預先咨詢和預訂所需商品及服務、優先參與商家提供的打折或優惠活動,隨后在線下的實體店中對產品進行實質性體驗,并完成購買,購買行為最終可以在線下完成,也可以在線上完成。提貨的過程,可以在線下直接提走,當然也可以選擇在家收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可以非常有針對性地選擇產品,大幅提高效率。
對于線上平臺,O2O可以吸引眾多的高黏性顧客,并可以依靠對商家的強大曝光率成為一個超值的廣告平臺,吸引大量商家。
而對于線下企業,O2O可以通過線上宣傳,展示以吸引更多新客戶到店消費;通過網絡推廣,帶來品牌效應、提高知名度;通過整合客戶數據,維護老顧客、拓展新顧客,增加銷售量;通過互動式溝通,了解顧客的消費心理;通過預訂等手段、實現高效營銷;打破實體店對選址的過分依賴,減少固定成本投入。對于品牌繁多、地域化強、非標準化特性明顯、商品質量需要通過實物進行體驗、需要有專業的售后配送安裝服務、經銷體系復雜、傳統渠道定價虛高的行業,O2O模式具有更強烈的吸引力。
O2O衍生模式
目前,O2O模式已不僅是Alex RamPell最初提出的“線上—線 下”模式(線上營銷、線上交易,線下體驗、線下消費,例如大眾點評網支撐餐飲服務,嘀嘀打車對接打的服務等),在實踐中已經衍生出 “線下—線上”模式(線下營銷、線上交易,先構筑實體店鋪網絡,后搭建網上商城,例如蘇寧云商所構建的O2O平臺)、“線下—線上—線下”模式(通過線下網絡進行推廣,導流進入第三方網上平臺進行線上交易,然后用戶在線下享受消費體驗。例如世界杯期間麥當勞通過官方微信推出游戲“麥樂主場”,將微信游戲與線下商業進行相互聯動,黏住中國球迷)、“線上—線下—線上”模式(先以線上平臺為基礎進行營銷推廣,導流到線下讓用戶享受服務體驗,然后用戶通過線上進行交易或分享消費體驗。例如京東商城、美團網等) 等種種新的實踐路徑。
但萬變不離其宗,O2O的核心還是線上虛擬經濟與線下實體經濟的有效結合。O2O本質上是一種模式,即通過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結合,衍生出更多新的商業模式和消費模式,這種整合有效彌補了單一線上或線下服務力的不足。這是O2O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今天O2O熱潮的根本成因。
O2O,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把握不好這種線上線下的能力整合,線上平臺可能會淪為線下廠商的廉價銷售員,最終被線下企業自身的互聯網平臺所取代;線下的品牌商也可能被推入價值鏈“微笑曲線”的底部,成為苦逼的代工企業;線下的零售商、渠道商更可能因為品牌商借助線上平臺和消費者直接對話,被迫成為線上渠道的體驗店和提貨點,最終被徹底淘汰出局。但如果能夠借助O2O的模式創新,將線上線下完美融合,不論是線上平臺,還是線下品牌商、零售商,每個企業都可以規避各自業態中固有的劣勢,把原來自己在產品鏈上占據的點連成線構成面,打造—套自己的生態鏈條,做自己的生態系統的造物主。
線上企業:向下增加價值
對于線上企業而言,覆蓋面狹窄、安全性不高、服務效率較低的物流業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最大的短板,而O2O有效規避了物流這一環節,同時,中國的電子商務一直處于叫好不叫座的狀態,盈利艱難,正如蘇寧孫為民所說,現在的中國電商既不是紅海,也不是藍海,而是死海,因為它沒有盈利! 而O2O通過實體經濟的廣告、傭金,為電商提供了將流量轉化為現金流的新模式,為這片死海注入了新的生機。
目前線上企業采取的O2O主要有廣告模式(向線下企業收取廣告費,在網上面向消費者提供搜索、評論等信息服務,如大眾點評、趕集網等)、代理模式(與線下企業進行傭金分成,通過在線優惠券購買或者在線預訂向線下導流,消費者線下消費,由線下商家承擔主要的客戶服務,如拉手網、美團網等)、商城模式(用戶直接在線上企業整合的行業資源渠道上進行直接購買,線上商城收取傭金分成并負責主要的客戶服務,如到家美食會、易到用車等)。
目前線上企業的O2O多僅僅涉及營銷層面,本質上并未能影響或改變消費的流程和客戶的體驗,普遍在產業鏈上處于弱勢和下層,只能通過傭金分配獲取收入,隨時可能被線下企業一腳踹掉。線上企業要獲取穩定和高額的利潤,必須向線下延伸,而要順利延伸就必須建立好自己的“被利用價值”,通過線上平臺,聚攏大規模、高黏度的客戶,為線下企業服務;在掌握用戶數據的基礎上,為線下企業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務。例如OpenTable便是憑借其技術領先的ERB(Electronic Reservation Book)系統將餐廳庫存電子化、通過網站預訂提升餐廳訂餐效率,利用軟件系統和用戶訂單雙管齊下,抓住線下企業,這種做法值得中國那些只會代客做促銷的O2O網站們學習。
線下企業:向上優劣并存
而對于線下企業而言,過去只要投入廣告,就能產生巨大產出效果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所有線下企業都面臨著過剩經濟和互聯網的雙重沖擊,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實現由微笑曲線向武藏曲線的過渡,傳統企業也必須主動或被動地全面觸網。
但線下企業觸網的障礙,其一是互聯網基因和互聯網思維的缺乏,線下企業普遍只是把互聯網當作一種工具,甚至只是一種營銷工具,而沒有意識到網絡也是一種存在、一種價值,不能真正做到以用戶為中心,完全打通和運營線上和線下兩個平臺,因此,往往是在傳統線下領域越成功的企業,在互聯網領域失敗得越徹底。
線下企業觸網的第二個障礙便是渠道的沖突。我們可以將線下企業分為兩種,一是品牌商或制造商,二是渠道商或零售商,O2O營銷的關鍵其實就是“把推廣變成互動、把媒體變成渠道”,線上平臺對于傳統渠道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沖擊。正如麥肯錫的數據表明,中國消費者每在網上消費100元,其中有61元是替代線下消費,線上平臺大肆掠奪實體零售的蛋糕,線上線下如果分配不均,必然會爆發劇烈的渠道沖突。
對于品牌商或制造商而言,線上代表著未來的趨勢,線下代表著現實的收益,如何平衡線上線下的利益機制,并建立更高一級的共享目標,使線上線下各個渠道成員形成全局營銷的意識,構建線上線下優勢互補的格局,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未來的O2O時代,通過情感式互動和精準營銷先行,開發出更多個性化、體驗性強的商品或服務,利用自媒體時代的傳播特性繞過渠道商直接建立面向消費者的窗口,通過線上營銷引流、通過粉絲社群體驗式參與生產來建立品牌、全面鋪開線上銷售渠道、全方位的線上線下聯動,將是品牌商突圍的關鍵。
而對于渠道商或零售商,如何抵御線上平臺對自己市場份額的蠶食及盈利模式的沖擊,在產業鏈中重新定義和構建自己的價值,避免在O2O浪潮下被消費者和品牌商拋棄,則是關系到自身生死存亡的問題。只有通過供應鏈的精細化運作整合產業資源、通過體驗式情感營銷整合客戶資源,在體驗式營銷和體驗式交易中建立自己的渠道品牌,渠道商或零售商才能做久做強。
總而言之,真正的O2O=精準互動的社會化營銷(碎片化渠道+個性化內容)+線上線下虛實互動。隨著O2O模式的發展壯大,O2O 與LBS 相結合、O2O 與CRM相結合、“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移動互聯”三位一體將會越演越烈,未來可能出現互聯網企業實體化和傳統企業互聯網化兩大浪潮。最終,隨著移動互聯網及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的普及,Online 與Offline 的界限逐漸模糊,消費者實際上將處于一種永遠Online 的狀態,線上線下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 O2O也將變為O&O (Online and Offline),這才是線上虛擬世界和線下現實世界最完美的融合和互動。
文/梁錫崴 本文刊載于《銷售與市場》雜志評論版2014年09期。
【關于商道】派代商道定位為中小創業者的決策參考,內容集合電商業界評論、熱點解讀、高效資訊,聚焦創新創業、經營之道。電商大爺——全網電商精選內容,電商人必備APP,即刻掃碼下載!
上一篇: 上一篇:淘寶打假,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下一篇: 下一篇:網店轉讓認準安全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