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0日,由上海市政府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網信辦、中科院、工程院、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2021)在上海成功召開。本屆大會以“智聯世界,眾智成城”為主題,匯聚多位頂級科學家、企業家、政府官員、國際組織官員、投資人,分享世界人工智能發展的最新成果和觀點,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產業落地的前沿進展。
WAIC
7月9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國際AI城市論壇隆重舉行,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戎之勤、聯合國工發組織執行干事BernardoCalzadillaSarmiento、同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孟慶國、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麗等多位領導和嘉賓參加此次會議,探討數字政府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共話智能化治理構建數字之城,并舉行數字孿生城市智腦啟動儀式和UNIDOGLOBALCALL啟動儀式。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袁輝受邀出席此次會議,并發表了“數字城市當下有為·未來可期”主題演講。
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加速以及人口不斷增加,全球各地城市管理者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為應對城市化所帶來的挑戰,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各國不斷大力投入建設智慧(數字)城市,投入金額逐年升高。未來,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是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作為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將在推動經濟、生活、治理等數字化方面起到極大的驅動作用。
論壇上,來自全球城市的代表們和學術嘉賓們緊扣“AI賦能數字政府”這一主題,分享了在數字城市建設方面的最新的政策、最新理論和最新的案例實踐,并一致認為以AI為核心代表的數字化技術已經成為城市迭代升級的“殺手锏”,伴隨著算力、算法的不斷提升、優化和大數據的深度融合,AI和其他創新技術的融合賦予了城市更高的智商,實現了城市、傳統城市到未來的轉變。
在本次論壇上,袁輝指出目前建設數字城市主要存在三大核心問題:第一、缺乏對智慧城市理念及內涵的科學統一認識;第二、缺乏有效的頂層設計理論和方法;第三、缺乏可持續的動力機制和長效的運營發展模式。
袁輝認為數字城市建設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項目,不僅建設周期長,而且城市管理者還要通過數據的“管理”能力,打通各城市間的信息孤島,不斷鞏固城市治理與城市運營服務質量,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
隨后,袁輝就如何打造數字之城提出了個人看法。他認為,第一,未來城市會是千人千面,不能直接套用國際或企業提供的數字城市解決方案,而要根據城市的規模和未來的發展來因地制宜;第二,智慧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未來應該是多模式共存,應由政府、實施企業與公眾三方通過共同合作推動數字城市建設的深入發展,而不是僅僅由政府主導。
最后,袁輝認為理想中的數字城市可從四方面進行評量:第一,是否有長遠的戰略規劃;第二,是否有足夠的技術基礎建設支撐;第三,覆蓋的智能領域是否夠廣夠深;第四,城市是否擁有源源不斷的持久創新能力。
小i機器人作為中國極具代表性的認知智能商業落地型企業,未來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運用自身強大的AI技術能力和豐富的產業落地經驗,為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增添新動能,幫助其打造城市數字治理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