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晚間消息(岳明)在今天舉辦的英特爾大數據論壇上,IDC中國企業級系統與軟件研究部高級研究經理周震剛表示,IDC定義了大數據的四大特征——海量的數據規模(volume)、快速的數據流轉和動態的數據體系(velocity)、多樣的數據類型(variety)和巨大的數據價值(value)。
對用戶最有意義的,就是大數據可通過處理和分析而被發掘出來的價值——無論是商業價值還是社會價值。”周震剛如此說道。周震剛還簡要介紹了IDC對于大數據未來的十大預期。我們看到2010年全球大數據以及相關的硬件、軟件和服務市場,大概是30億美元市場;在2015年整個市場將超過170億美元,平均增長速度每年超過50%。”
在未來兩三年當中,Hadoop會有一個很明顯的商業化的過程。在Hadoop發展非常快的前提之下,很早期的項目也面臨著種種挑戰。”周震剛說,雖然說Hadoop是完全開源的市場,但并非是一個完全免費的市場,Linux市場在過去幾年間,操作系統增長非常慢,但它帶來的基礎架構軟件、系統管理軟件、開發應用軟件,比如說數據庫、開發工具以及應用軟件包括Linux服務器硬件的增長卻非常快。”
同時,大數據會帶來更多的軟件公司之間的收購。大數據軟件市場的生態系統有很多類型的軟件廠商,包括傳統的關聯數據庫廠商,以及多維展現做分析的軟件廠商,對Hadoop分析包括管理,很多業界并不太熟悉的公司很可能在未來被大公司所并購。在應用場景上,大數據將在未來一兩年從傳統的互聯網和電信方面的應用,未來幾年將會逐漸向更多行業發展。
大數據推動基礎架構向Scale-out發展。因為從比較傳統的數據處理方式和大數據的處理方式來講,我們發現在處理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方面,在對數據進行處理的時候,因為大數據的類型比較復雜,數據量比較大,可以通過分布式的處理方式把應用復雜分散到分布式系統的各個節點上,而傳統的數據處理將是運算能力非常強、CPU主頻非常高的一臺機器來處理,而不是大數據這種多個節點、多個CPU核數來處理,這代表了大數據時代發展方向從Scale-up轉向Scale-out。”周震剛說。中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大數據市場之一,中國人口數是全球第一,也就造就了全球第一互聯網用戶數和全球第一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創造數據的規模遠遠超過全球其他各個國家。大數據給市場帶來的將是更廣泛的機會,對于中國來說這個市場是非常有前景的。另外各行業的客戶和各行業的開發商也應該在大數據市場抓住機會,借助自己的優勢創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