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騫芳莉日前在西安出席第六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大會時透露,目前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已達8060家,從業人員142.1萬人,承接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140.4億美元,我國將充分發揮在政治穩定、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等方面優勢,加快提速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打響中國服務”品牌。
服務外包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深化專業分工、提高效率、優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種重要生產方式。發展服務外包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增加了產值和利潤,更重要的是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體制改革,對實現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促就業”等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國家對此高度重視。
2006年以來,商務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相繼認定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南京、西安等20個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這些城市結合各自實際情況,紛紛出臺了一批鼓勵服務外包發展的政策措施,逐步發展成我國國際服務外包的主要承接地,20家示范城市的各項主要統計指標已占全國總量的75%以上。
據商務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服務外包企業共計8060家,從業人員142.1萬人,累計承接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140.4億美元,其中國際(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109億美元。
今年1-9月,全國新增服務外包企業3287家,新增從業人58.5萬人,其中新增大學畢業生(含大專)從業人員39.8萬人,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簽約金額126.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12%,實際執行合同金額73.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70.2%。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背景下,中國服務外包產業依然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當前,全球服務外包市場雖然也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持續發展的根本趨勢沒有改變。從中長期看,業務流程外包仍將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以市場研究和金融研究等知識密集型服務為主的外包也將加快興起。
騫芳莉表示,為了抓住機遇,發展優勢,實現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今后一段時間,商務部將加快擬定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做好產業定位、突出產業特色,抓好各項鼓勵扶持政策的落實工作,及時解決服務外包企業政策適用時遇到的各類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加強電信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適當放寬電信領域外資市場準入限制,抓緊研究出臺數據保密等促進服務外包發展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努力營造良好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外部環境;繼續積極承接離岸國際服務外包,同時大力培育在岸服務外包市場,做到國內外市場并重。鼓勵服務外包企業通過信貸保險、兼并收購、重組上市、引進風險投資等多種融資方式擴大規模,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
此外,國家還根據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特殊要求,在學科建設、教材內容以及課程設置等方面加大調整力度,大力推廣定制培訓和大學生就業培訓,鼓勵校企合作培訓,努力培養服務外包產業高素質人才。
據透露,商務部根據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現狀,制定了5年的發展目標,明確提出到2013年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300億美元,年均增長43%;培育120萬承接服務外包所需實用人才,并新增100萬大學/大專畢業生就業。商務部還將會同國家有關部門,加強對國內外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新形勢、新特點和新問題的調查研究,共同打造好中國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