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是當前舉國關注的熱點話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點和不同的應對之策。
全國百強縣之首的江蘇省昆山市,其經濟外向度高,因此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正面沖擊就大。這場仍在蔓延的金融海嘯究竟對昆山的產業影響有多大,他們將采取怎樣的行動?
記者近日采訪了昆山市委書記張國華。
城市的核心是產業、產業的核心是企業、企業的核心是人才。”剛剛從香港、深圳等地招商引資回來的張國華,開門見山地對記者說,昆山的發展是伴隨著人才的發展而發展的。我們臨‘危’不懼,因為我們產業在不斷升級調整,特別是人才不斷升級,增強了產業發展后勁。”
人才升級為產業升級增加后勁
昆山市目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各類人才總量達16萬人,其中近5年引進人才11萬多,是5年前歷史總和的近3倍。僅2008年,昆山市共接收引進大專學歷以上各類人才29313人,其中博士25人,碩士551人,本科生15209人,全國排名前20位的名牌大學畢業生347人。
產業發展,人才為本。人才結構進一步優化,人才隊伍層次不斷提升,為昆山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實現‘兩個率先’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張國華高興地說。
2008年,昆山市為了推動人才從量的積累到質的提升的轉變,全面啟動人才結構的升級戰略,以年度財政預算的1%,即每年不低于1億元,設立優秀人才專項資金,用于引進和培養各類優秀人才。3年內不分國籍和地域引進20名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每人提供不低于10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不低于100平方米的住房和不低于300萬元的風投創投和創業擔保。
張國華說,昆山市人才工作重點圍繞十個科技創新載體、十個服務業集聚區、十個特色產業基地、十條主導產業鏈建設的目標要求,充分利用工業技術研究院的龍頭作用,積極發揮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創新創業平臺的基礎作用,不斷凸顯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引導作用,加快人才載體建設,逐步形成園區、基地、企業三級科技創新體系,為各類人才來昆創業就業提供一流平臺。
2008年3月3日,昆山建立昆山工業技術研究院。旨在深化自主創新、加快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科技競爭力。工業技術研究院一期項目投資2億元。目前,已組建了智能機器人工程研究所、小核酸生物技術研究所和平板顯示研究中心。建立生物環保等四個公共服務平臺,面向全市中小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服務。
培育新的增長點關鍵是創新人才
談到金融危機,張國華說:經濟周期性波動,昆山不是第一次經歷。幾次危機都證明,必須要有新的增長點來支撐經濟恢復,靠老一套很難走出陰影。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我們建了個出口加工區,現在已成為重要增長點。”張國華說:人才是昆山產業發展的基石,而高層次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則是昆山前行的‘火車頭’。”
昆山目前發展制造業為主,但需要服務業來支撐制造業的發展。服務業已經成為昆山增長速度最快、發展潛力最大的主導產業。張國華為記者講了一個生動實例。
在花橋國際商務城亞太廣場商務樓上,華道數據處理有限公司”近日十分忙碌,正在招聘200余個員工。華道數據是一家金融后臺處理企業即金融BPO”,主要業務是為國內外30余家金融機構提供信用卡發卡、支票清算等后臺服務,一期規劃800個席位。發達國家和地區銀行、保險公司為節約成本,常把運營過程中耗費大量人力的服務及操作中間環節,外包到人工成本比較低的國家和地區,金融BPO的優點是所占資源少,但產出大。去年,全球BPO業務總量為1.2萬億美元。
在張國華眼中,像華道數據”這樣的服務外包企業,就是新的經濟增長點。
張國華說:現代服務業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對于提升城市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記者問及現代服務業需要什么樣的沃土才能迅速發展壯大時?張國華說:與制造業等傳統產業對外部環境的依賴相對較小相比,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要素則完全不同,它對資金和土地的要求不是很高,關鍵是人才和市場空間,而人的才能的發揮程度和市場空間的大小,與外部環境提供的條件密切相關。”
張國華充滿信心地說,花橋國際商務城正在籌建兩個中心——戰略研究中心和客商服務中心。前者將主攻如何以商務城現有基礎,吸引更多金融服務外包企業落戶;后者,則將致力于為外包企業落戶后更好發展,營造良好政務、社會環境。
政府就是為人才發展創造環境
改革開放以來,昆山之路的一個成功經驗,就是政府的服務貼心。如今,面對金融危機,昆山提出創新和提升政府服務的新要求:服務要貼心,更要專業。
張國華說,為產業發展招才引智,不僅要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要用待遇留人、用事業留人、用環境留人、用服務留人、用感情留人,這就要求政策不光要在‘硬件’上下工夫,更要注重提升人才服務的‘軟件’水平。致力于改善人力資源服務以及后續的政策配套服務,人才培訓補貼、落戶政策、購房安家補貼等貼心服務,為昆山建設和發展做好人力資源支撐服務。
張國華說:昆山將創新載體,優惠提供創業場所和生產設備、提供各項優惠政策,重點扶持創新人才創業。”
——依托現有載體,加速優質項目集聚,提高產業集聚度,形成新的優勢競爭力。如利用兩岸大三通”機遇,在花橋國際商務城加快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和海峽兩岸商貿合作區建設。
——拓展載體功能,進一步引導加工貿易企業向研發、銷售環節延伸,由加工出口向外銷與內銷并重轉變。如借助國家保稅物流功能疊加試點,爭取出口加工區成為綜合保稅區;做大做強昆山高新區可再生能源特色產業等。
——優勢產業領域要有新突破。如全面拓展昆山開發區龍騰光電項目,深化與太倉港區港聯動等。
——以現有產業基礎,加大科技、人才、環境等方面的支撐。如加快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公共平臺建設;發揮機器人、平面顯示、小核酸三大研究所的作用,強化產業與創新資源對接,加速形成一批科技創新亮點;設立1億元優秀人才專項資金,力爭3年內引進20名領軍型人才等。
面對危機沒有新的套路、載體、方法,你吸引不了人家。”張國華說,要做到‘三個竭盡’,竭盡心智,以前所未有的精神狀態抓落實;竭盡所能,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抓落實;竭盡全力,以前所未有的工作作風抓落實。” (徐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