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為核心使命的產業集中發展區,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對高新區形成的沖擊力已經顯現,如何應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與挑戰?作為一個對招商引資較為倚重的區域,如何突破單一的發展模式?本報記者對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敬剛的采訪,就從這兩個話題展開。
記者(以下簡稱“記”):作為產業集中發展區,高新區如何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找出對策,應對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
敬剛(以下簡稱“敬”):在招商引資方面,高新區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但從總體上看,我們仍然實現了逆勢前進,取得了新的進展。上半年,我們成功引進了3家世界500強企業。軟件、服務外包及現代服務業項目加速聚集,除引進上述世界500強企業項目外,還引進了投資5億元的完美時空網絡游戲開發項目、國內月交易量最大的B2C公司——京東世紀在高新區設立西部運營中心。面對金融危機,我們采取了將招商引資向前端推進等一系列措施。比如,我們采取在發達國家建立辦事處的方式,實現主動靠前招商。目前我們已在倫敦設了辦事處,下半年設在美國的辦事處將正式投入運行。
記:過去一段時間,高新區的產業發展較為倚重招商引資。如何在產業發展模式上尋求突破?
敬:結合學習實踐活動的要求,我們對高新區過去及現在的發展模式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總結,對今后的發展方向和工作突破口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明確了今后一段時間內的發展思路:堅持招商引資與自主創新并重的發展戰略,以創建“世界一流園區”統攬各項工作,力爭到2012年完成創建“世界一流園區”的階段性目標。
長期以來,高新區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產業規模的壯大更多地得益于招商引資形成的產業集聚。在一個特定的發展時期,這樣做是必須的,也是富有成效的。但從長遠來看,這種相對單一的發展路徑是難以持續的。今后一段時期,我們會更加突出自主創新,聚集創新資源,完善創新體系,培育創新集群,實現由外延式發展模式向內生式發展模式的轉變,即在發展動力上由生產要素驅動向技術創新驅動轉變,在建設重點上從硬環境建設向軟環境建設轉變,在發展路徑上由強調招商引資向強調自主創新轉變,在園區形態上從產業孤島向現代化城市新區轉變。
記:作為以產業發展為主體的區域,高新區如何解決好產業發展和民生之間的關系?
敬: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發展必須以人為本。在城鄉統籌的發展進程中,作為四川省和成都市城市化進程最快的區域,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高新區全體群眾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將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
近年來,高新區的各項民生工作得到了扎實推進。下一步,我們要堅持走產業和民生統籌推進的發展道路,更加重視并積極改善民生,使群眾得到更大的實惠,共享更多的改革發展成果,把成都高新區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幸福高新”“和諧高新”。
本報記者彭博喜劉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