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簽約儀式 |
崇川區向國內外的科研機構、著名高校、知名企業研發中心以及現代服務業機構拋出橄欖枝,誠邀有識之士與“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崇川區合作,同力加快打造橋港時代的“小金三角”。南通市副市長沈振新、南通市崇川區委書記吳旭、崇川區長葛玉琴等在投資環境說明會上對北京的企業等機構發出了熱情的邀請。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夏穎奇副主任在說明會上對搶灘“小金三角”的發展趨勢做了理性的分析,中關村的技術及市場資源可與“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形成資源共享、互動發展的局面,并建議崇川在金融、中介等資本運營方面拓展合作,多領域的展開合作內容,引領區域經濟走向健康、快速的發展軌道。中國科學院院地合作局、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國家科技部高新司、中國輕工建設工程總公司、清華大學科技園發展中心、美國安伯士國際集團、澳大利亞豪頓集團、美國友升集團等90多家在京重要部門、大型科研院所等約300人出席投資環境說明會。
產業優勢占據長三角
崇川區是南通市的主城區,位于長江三角洲的東端。長三角以上海為龍頭,以蘇州、南通為南北兩翼,共同組成了滬蘇通“金三角”。南通位于“金三角”的北翼,處于中國東部黃金海岸和黃金水道的T型交匯處,不僅能夠向南接受來自上海、蘇南的輻射,而且能夠對北部的蘇中和蘇北地區發展起到帶動作用。也為沿海開發和沿江開發開辟出一個戰略性通道,成為國家路網中貫通沿海南北經濟流的重要樞紐。
南通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改革開放以來,日本川崎重工、富士通、新加坡來寶谷物、韓國高麗鋼線,臺灣南亞、中環,美國嘉吉、塞拉尼斯等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先后落戶南通,形成了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產業集群。一是以中遠川崎、新加坡吉寶集團為代表的船舶修造及配套業;二是以南通富士通、臺灣中環為代表的電子制造業;三是以南通中集和南通機床為代表的機械制造業;四是以南通大生集團、日本東麗、帝人為代表的現代紡織業;五是以新加坡來寶、臺灣臺塑集團為代表的食品及輕工業等產業。龍頭帶動、企業扎堆、產業成鏈的趨勢開始顯現并正在釋放潛能,為龍頭型、基地型項目落戶和發展配套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長江三角洲城市中, 冠以“八大優勢”樣樣齊全的可投資城市唯有南通。因此,南通是制造業資本,特別是臨港產業和電子產業轉移落戶的“風水寶地”。有媒體預言南通將成為中國繼蘇州之后的第二個臺商集聚地。
強勢推進服務外包產業
目前崇川區處于城市化的加速期、信息化和國際化的提升期,因此,將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強勢推進服務外包產業。緊緊抓住國際服務業加速轉移的契機,以南通軟件園、崇川科技園、崇川電子信息產業園、清之華園等為平臺,通過引進、培育、創辦等方式,重點發展動漫、IC設計、軟件開發等信息技術外包和研發設計、國際采購中心、數據處理等服務外包產業。
崇川區人民政府將從戰略的高度完善產業發展規劃,整合各類資源,完善產業園區,推進產業迅速形成集群化的發展態勢。對集聚上規模、技術上檔次的龍頭型、旗艦型重大產業項目,政府將出臺相應的個案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
崇川區區長葛玉琴表示,“只有搶占先機,才能把握商機,我們將始終奉行‘為投資者服務,讓投資者盈利’的服務理念,為海內外有識之士提供最優的創業投資舞臺和最佳的投資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