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震呼呼俠電銷機器人官網,創豐資本創始人,管理合伙人 。被上海股權投資協會評選為“十大最具價值投資人”,其所投資的泰坦科技被評選為“十大最具價值投資案例。
活動呼呼俠電銷機器人官網:2016年3月17日 “2016 ASIA BEAT XIAMEN 亞洲創業大賽 ”愛特眾創承辦,筆記俠作為媒體合作方,經活動方授權發布完整筆記,PPT照片來自嘉賓。
筆記:筆記俠 貓小隱 深度好文:3370字 | 3分鐘閱讀
精簡筆記:
一、經濟寒冬?春天才剛開始。
1、兩種聲音:老年人說:“中國經濟完蛋了!” VS 年輕人說:“中國經濟增長50%!”。
2、數據報告:2015年中國第三產業GDP比重占50%;在GDP增長的貢獻中,消費帶來的增長貢獻超過66%。
3、原因分析:經濟指標沒趕上經濟變化。
傳統行業從業者集體悲觀,沒有跳出圈子看全局。
第二三產業比重已變化,經濟指標仍停留于工業。
二、文化消費投資怎么做?
1、非競爭聯盟
2、鏈條的打造
專注所以專業。
項目是干出來的。
產業金融。
不過癮?請看完整版——
完整版筆記:
經濟寒冬?春天才剛開始!
在講文化之前,我先分享一下最近在很多場合被問到的一個問題:“中國經濟現在到底是寒冬還是春天?”在門口的時候電視臺采訪我:“中國現在的經濟寒冬你們怎么處理?”結果跑來一個老外嘉賓說中國經濟正在加速,中國經濟有希望了。
那么到底中國經濟現在是寒冬,還是春天剛開始?
我從2002年到2005年都在香港投行,2006年到現在創辦了投資公司,一投就投資了20幾年。我早期投資了很多傳統制造業,所以周圍很多朋友都是傳統行業從業者,相對創業大賽的創業者來講,他們可能是老人家,平均大概在50-60年代出生。他們整天都跟我說:“兄弟,中國經濟真的不行。我當年怎么做怎么都能賺錢,但是現在很難賺到錢了。”他們都覺得中國經濟完蛋了,包括那些知名的經濟學家。
我們現在投了一些新的項目,我們公司從2006年開始做節能環保,2009年做醫療健康,節能環保和醫療健康成為了公司的兩大支柱。從2012年到現在,文化消費占我們投資總金額的60%,醫療健康和節能環保只占20%。
我們去年投了一家企業,準備今年上半年報新三板,這個公司創業到今年才第三年(不滿三年報表,報不了創業板),他跟我說:“彭總,不好意思,我這個業務做得不好,同比只增長60%,環比只增長50%,增長太慢了。”所以我們開過兩次會,所有到款扣一半,下一期要做到100%的增長。我相信在場很多創業者,你們提交給投資機構的創業計劃書,沒有一個會預算年增長10%,只會說三年后做到現在的多少倍。
到底我應該聽這些老年人的“中國經濟完蛋了”,還是聽年輕人的“中國經濟充滿希望”?他們說每天增長50%還慢了!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聲音和社會,誰是對的?
人是很好玩的。我現在跟90后在一起說我是88年的,跟70后在一起說我是76年的。1998年我在上海自己開公司,晚上17:00的時候我們說別吃飯了,把這事做好再吃,一直到20:00才把事情做好。說吃啥去?有人說杭州吳江路的菜好吃,我們在20:00從上海開車,到杭州23:00,只為吃一個飯,結果人家關店了,我們就到西湖酒吧里隨便吃,跟美女聊天,然后通宵開車回來。
當我年輕時,我很愿意跟不同陌生人接觸交流,每天認識新鮮人。當我長大后,如果今天晚上有PARTY,我會問都有誰啊,有沒有我認識的兄弟?人長大后會慢慢地把自己的社交范圍縮小到跟自己熟悉、性格相同的人,或者跟自己性取向、生活取向、愛情觀、價值觀相同的人。
你們周邊的圈子越來越小,就會造成一個問題:你周邊的思想,對社會的認識跟你的認識是一樣的。
當我身邊的老年朋友覺得完蛋了,他去問身邊的朋友,90%的朋友都說完蛋了,所以他就覺得完蛋了。SO,這就是你的圈子所在。
但是,我們用數據說話。剛剛過去的兩會有一個數據報告:2015年中國第三產業在GDP比重占50%,在GDP增長的貢獻中,消費帶來的增長貢獻超過66%。
什么概念?
隔壁家老王有一個公司,開了餐廳和工廠兩個業務。十年之前公司的收入餐館占30%,工廠占70%。所以工廠生意好的話,公司就跟著好。
中國以前經濟就是隔壁家老王的工廠,所有經濟考量、評價指標,都是以工業增長為主。工業講什么?工業用電量、鐵路運輸量等。現在隔壁老王家的生意變了,現在是餐廳占60%,工廠收入只占40%。如果工廠維持著虧錢狀態,但是餐廳很賺錢,那老王家到底是賺錢還是虧錢?當然是賺錢!
但是,經濟學家們的經濟指標體系還都停留在工廠,當然就覺得中國經濟完蛋了。所以在座的年輕創業者們,你們不在資本寒冬,而是在剛剛開始的春天!
文化消費投資怎么做?
我覺得很詭異的一件事情:以前做傳統行業投資時,我經常穿運動裝,遇到文化投資時,我們團隊跟我講,我不能老穿運動裝,我們得拍個形象照。
很多人覺得文化產業很難,因為文化有點虛,而且文化不知道怎么賺錢。到底文化和消費怎么才能賺錢?投資人去投資怎么樣才能賺到錢呢?
我個人簡單的理解是:一個投資機構如果只給投資者錢,他就只能賺該賺的錢。
什么概念?
按中國市場10%,外國市場5%左右,這個就是該賺到的錢。一個公司想做到很高,要做一些事情給到被投資企業,給到創業者,還要有除了錢之外的東西,尤其是在文化消費行業。以前的行業,比如制造業,只要給錢就行,他們買設備就能做得好。而文化消費行業,更多是錢之外的東西。
第一,我們提了一個口號:非競爭聯盟
這是我朋友做的真實案例:一個傳統做食品制造的,他在全中國有很多超市,一年賣幾個億,投資了很多地方,他投了一家做游戲的公司,這家公司有上千萬的用戶,活躍用戶百萬級。
這兩家公司有半毛錢關系?沒有,唯一的關系是他兩個都投。
什么叫“非競爭聯盟”?
打游戲的基本是年輕男性為主。調查顯示,吃牛肉干的也是年輕男性為主,因為老年人啃不動,女孩子怕胖。他們能不能有合作?他們沒有競爭關系,打游戲要打怪升級,打怪升級過程要買各種武器裝備,例如“十全大補丸”之類可以加血的東西。如果游戲公司在代碼里把“十全大補丸”改為“**牌牛肉干”,是不是這1000萬的玩家就能發現,然后到超市去買?原來要花幾千萬到中央臺打廣告的人,現在就可以達到很好的廣告效果。
那同樣,換過來,牛肉干貢獻什么?它只要在所有銷售渠道、所有包裝上印制二維碼。大家都很清楚,市場上一個APP要能下載掃描的成本是多少錢?這樣,是不是兩邊都沒花更大的成本,但是同時卻獲得更多的新增客戶?這就叫“非競爭聯盟”!
這就是一個好的投資機構,應該去和文化產業,去和非文化產業合作,去做好一個平臺。這是一個投資機構可以去賺錢,可以帶給創業者的好東西!天使投資機構很大部分在資源,而前提是這個投資機構做了什么?我們之前就已經投了傳統行業。
文化消費行業,一定是用你們的新眼光去看消費思路,去幫助它和傳統行業之間做融合。
第二,鏈條
(一)從IP開始,投資一個圈
什么是IP,就是資產產權嗎?我不這樣認為。IP是一個細胞,可以往外延伸的細胞,可以延伸為游戲、書籍、電影、動畫、衍生品。
1、我們做文化產業,就從IP開始,投一個圈
有一個IP,要把IP變成游戲,電影,需要人來講故事。我們需要投編劇,投藝人經紀,投電影拍攝,投票務銷售。
2、我們投衍生服務。
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看過《非誠勿擾》,沒有上映之前,杭州人都很少去西溪,海南的鳥巢酒店在全中國借錢,快關門了。上映后,西溪無人不知,鳥巢酒店訂不到,這就是衍生公司干的事情,幫助這些文化公司,與線下傳統資源對接。
3、我們投大數據公司。
《紙牌屋》劇照
現在電影,80%通過網絡平臺。大數據改變了IP,幫助IP去形成更好的價值觀
。就像美國連續劇《紙牌屋》,就是大數據做出來的。這就是我們要投的產業鏈,有了這個產業鏈,文化產業修建跑道出來,讓每個企業去找它們對接,形成好的“非競爭聯盟”,讓傳統企業去形成更強的資源交換。所以他跟我說,我們50%增長慢了,因為他有這么好的資源,這是核心。
(二)機器不能代替人類的是什么?
GoogleAlphaGo對戰韓國圍棋手李世石
我相信在座所有人都聽過一個新聞,人工智能圍棋程序AlphaGo(阿爾法)與韓國圍棋手李世石的人機大戰 。未來是不是機器把人類替代,人類是否走向滅亡?
機器發展,遠超過你的想象。但我個人認為五年之內,他不會代替我們的情感,他不懂漂亮還是丑,我知道;他不能代替我們交流,他做不到吃媽媽的菜能流出眼淚。文化,情感,人與人交流的東西,這些百無一用的,才是人類最好玩的!
以前中國的教育太實用了,背書背書背書,重復可以被邏輯化計算的事情,讓機器去做就好了。人類應該花點時間去做文化的東西,這些是機器不能替代的,這也是我們想做文化的原因。
(三)三件重要的事情
1、專注所以專業;
2、項目是干出來的;
3、產業金融。
謝謝大家!
愛特眾創:一家致力于打造全要素共享型辦公社區的公司,總部位于福建廈門。以聯合辦公空間為中心,配套互聯網主題的咖啡廳、青年創業者公寓、專注種子天使輪投資的基金、創業訓練營為主的加速器。
合作伙伴:混沌研習社|創業邦|領英中國|36氪|中歐商業在線...
如需要了解產品詳情,可電話咨詢專業客服人員:15358521011(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