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晚間,聚美優品突然宣布私有化,引發業界嘩然。一方面源于聚美優品以低于發行價1/3的價格進行股票回購,另二級市場投資者感到不悅;另一方面,已經成為跨境電商第一的聚美優品似乎并沒有博得投資者青睞,這讓CEO陳歐感慨頗深。
“在上市以來,我們也在高速公路換輪胎,短短一個季度換成了向跨境電商的轉型,我們的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證明了我們優異的執行力,我們的股價卻沒有反映出合理的公司價值,甚至低于一些在規模和盈利能力上遠遠落后我們的公司。”
自2014年跨境電商元年襲來,一直披著跨境電商外衣的各類平臺均虎軀一震。按照陳歐的說辭,聚美優品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第一跨境電商。從化妝品垂直B2C網站轉型跨境電商,搭上順風車的聚美卻依然不能給資本市場帶來一針強心劑,到底為何?
翻看以往財報分析可見,跨境電商這一概念雖然在國內已經屢見不鮮,但對海外投資人而言,還有頗多不解之處。
以下是摘錄自聚美優品2015年第二季度財報的電話分析師會議,其間關于跨境電商的若干疑問,以及聚美優品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陳歐、聚美優品聯席首席財務官高孟、聚美優品聯席首席財務官鄭云生等高管的解答:
T.H.資本分析師:我的問題是關于聚美優品的“極速免稅店”業務的,你們的自營業務的總交易額中,有多大部分是來自“極速免稅店”?隨著“極速免稅店”業務的快速發展,到今年年底,這個比例大約又會變成多少?
現在“極速免稅店”業務主要是在銷售美妝、母嬰類商品,那么在品類擴張方面你們有什么計劃?隨著“極速免稅店”業務的快速發展,你們的整體毛利潤率又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高孟:第二季度,“極速免稅店”業務為聚美的自營業務的總交易額貢獻了45%左右,未來預計這個比例還將繼續提升,我們會根據用戶需求、利潤率等方面的因素考慮各類業務的比例調整。
品類擴張方面,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公司希望進入了品類,但是需要對其進行優化,我們4月份進入了母嬰領域,近期又進入了保健和健康食品領域,并且進入了入門級奢侈品領域,我覺得這就是我們近期想進入的領域,如果你看中國進口商品排名的話,這幾個也正好是排名前列的最受歡迎的品類。
毛利率方面,短期肯定會有一些波動,長期來看,美妝類產品和保健品的毛利率將會非常類似,我可以給你一個同行業的公司的毛利潤率作參考:比如,保健品業務也是一個私有品牌可以發展的領域,我們已經從國外零售商那里看到了一些這樣的例子,比如英國的博姿,這家公司的品類和現在聚美的品類非常相似,他們做私有品牌的美妝、保健品和母嬰產品,這家公司的毛利率在40%以上。
我們認為,通過經營獨家授權和私有品牌,美妝和保健品的毛利率可以保持在40%左右,母嬰業務也將會是聚美自營業務的一小部分,等這塊業務發展穩定之后,毛利率預計可以達到15%,服裝和飾品業務我們將繼續由第三方商家在聚美開放平臺運營,預計長期來看Take Rate(指電商平臺從平臺交易額中獲得的收入的比例)可以達到20%左右,我們相信品類能夠穩定之后,公司總的毛利率可以超過30%,凈利潤率達到14%-15%。
Summit Research分析師:我第一個問題是關于公司的訂單履行成本的,履約成本的提高的原因是什么?我知道你們為跨境電商業務提供了補貼。
另外,你們的獨有品牌和私有品牌對總的交易額的貢獻的占比各是多少?我記得你們之前預期幾年內這兩方面的交易額可以達到40%-50%的占比,這個看法是否有變化?
高孟:公司整體的訂單履行成本占總交易額的比例提高的原因,是因為“極速免稅店”的銷售額在聚美自營業務的交易額的占比大幅提高,而三季度訂單履行成本的變化的原因是商品品類組合的變化,比如我剛才提到的保健品,其單價相對較低,我們未來會調整免郵價格策略來對其進行調整。
此外,我們相信海外美妝商品的行郵稅未來也會下降,所以跨境電商美妝產品的客單價也將提高,這對于降低訂單履行成本占凈交易額的比例也有幫助。所以,短期來看,這一比例將有所提高,但是長期的話我們應該可以對其進行優化調整。
我們仍然認為獨有品牌和自有品牌對聚美自營業務交易額的貢獻的占比可以達到40%-50%,特別是哪些高利潤率、差異化的產品比如美妝和保健品,很多別的零售企業也能達到這個水平,比如絲芙蘭、莎莎和博姿等,這是聚美的長期目標。
聚美目前主要專注于獲取新用戶和品類拓展,短期內還沒有在獨有品牌和自有品牌上的布局花太多精力,未來會考慮。
麥格理證券分析師:幾個星期之前,你們說人民幣貶值對公司的影響有限,因為聚美的產品來自很多國家,他們貨幣與人民幣匯率對沖一下會實現一個平衡,那么現在你們改變看法的原因是什么?
此外,剛才你們提到拋開匯率的影響,公司自然的增長還是不錯的,公司也在本季度采取了一些措施來緩沖人民幣貶值的影響,但是看起來你們同比增長率還是放緩,第二季度的同比率增長是100%,而第三季度預測范圍的高值只有85%,我不覺得第三季度人民幣的貶值影響可以達到15%。
最后一個相關的問題是,公司來自聚美極速免稅店的收入逐步增加,而這部分業務受到貨幣增值或者貶值的影響比較大,所以你們整體的營收會在多大程度上收入人民幣升值或者貶值的影響?
高孟:第一個問題,人民幣貶值問題其實有兩個方面,我覺得你可能混淆了這兩個方面:公從應營收以美元計價的角度來看,公司將會受到人民幣貶值的影響,所有以美元計算收入的公司都會受到影響,因為我們大多數都是以人民幣獲得收入,但是以美元計算收入。當然,現在很多電商企業都在以人民幣計算收入,我們也會考慮在第三季度采取這種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投資者更清晰的對比公司各個季度以及各個公司之間的收入。
而我們之前談到的,是說人民幣貶值對于公司毛利潤率的影響,這是一個不同的問題,而我們的看法還是一樣的:由于聚美“極速免稅店”大多數商品實際上來自亞洲國家,人民幣過去一段時間相對于這些國家的貨幣實際上是升值的,最近有些國家的貨幣兌人民幣也有所升值,但是幅度非常有限。所以,從利潤率角度來看,目前匯率的變化對公司并沒有什么影響。
你第二個問題,關于匯率變化是否會導致收入增長率之差達到15%,我們所做的是,在現在人民幣4%的貶值基礎之上,我們將對人民幣進一步顯著貶值的預期也加入對三季度營收預測之中,所以才會出現以美元計價的營收同比增長放緩的情況。
麥格理證券分析師:由于人民幣貶值,中國消費者購買外國產品的勢頭是否受到了影響?另外,在與國外供應商合作的事情,你們是向供應商預付款還是等商品售出后再結款?
高孟:目前由于我們的大多數商品來自亞洲國家,比如韓國、日本,韓元和日元兌人民幣的匯率變化不大,所以我們看到消費者購買意愿的變化不大。
聚美對于中國供貨商付款的應付周期是45天,而跨境電商業務是進口,付款情況則視情況而定,有些供應商我們是提前付款,有的是我們收貨后付款,情況略有不同。
巴克萊資本分析師:雖然聚美是最早開展跨境電商的公司之一,但是近期大量的競爭者的大力投入有沒有讓你們感受到比較大的壓力?
另外,你們提到說聚美是最大的母嬰跨境電商,那么你們有沒有可能在其他哪個領域成為第一?
高孟:跨境電商方面我們說的是通過保稅倉進行的、完全合法合規的、不包括灰色市場的概念。海關數據顯示,從保稅倉庫政策開始到6月底,聚美的訂單量占保稅倉庫跨境電商訂單總量的51.2%,總交易額占比也是類似比例,所以我們不止是美妝或者母嬰方面的第一,而是整體的第一,我們預計近期不會有哪家對聚美造成大的威脅,在訂單數量方面,我們的規模是第二名的10到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