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7 日,攜程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攜程黑板報”推送了一篇題為《關于公眾號誹謗攜程的相關說明》,這篇文章算是對近日網上出現的文章《一年 100 億?揭秘“攜程”坑人“陷阱”》做出的回應,體現文章內容并不屬實,存在誹謗嫌疑,“ 100 億”純屬造謠誹謗,沒有任何事實依據,且在文章中,詳細解釋了“成人套餐”的相關預定界面。雖說是一份聲明,但是通過公眾號的“查看歷史信息”進入,并未發現這則聲明。
而在《一年 100 億?揭秘“攜程”坑人“陷阱”》一文中,作者“投行老范”描述了本身的操作,體現攜程是如何“強買強賣”的:
投行老范預定一張 4 月 7 日深證到石家莊的機票,選擇 11 點 50 分河北航空的NS3268 次航班時,價格顯示為 1037 元,但是結賬頁面顯示的價格是 1152 元,點開“明細”字樣,發現本身購買的機票釀成了“成人套餐”,多出來的 115 元則是來自于此套餐,除了機場建設費的 50 元,里面還包孕 36 元的“酒店優惠券”和 29 元的“機場貴賓休息室”。
靴子還未落地,攜程昨天又因類似事件被相關用戶怒斥。
10 月 9 日 21 點 40 分,中國內地女演員、歌手韓雪微博頒發動態怒斥攜程,稱本身曾經多次發現并手動取消隱藏在訂票信息下的“預選保險框”,但是“仍被套路”,且向攜程多次投訴未果。在這條微博最后,韓雪要求攜程誠實面對問題,向公眾致歉,并奉勸“攜程在手,看清楚再走。”

同日 22 點 09 分,果麥文化傳媒董事長路金波也頒發了一條微博動態,同樣斥責攜程在本身的每個訂單后面默認購買 40 元“尊貴航意險”的行為。

盡管如此,攜程至截稿前仍未有相關回應,最后一條微博只是一則普通的廣告視頻。

無論是投行老范在付款頁面“明細”中多出來的 36 元的“酒店優惠券”和 29 元的“機場貴賓休息室”,韓雪微博中怒斥的 38 元的“酒店優惠券”,還是路金波微博中體現默認購買的 40 元“尊貴航意險”,其背后都是和綁縛銷售分不開的。
那么何為“綁縛銷售”,綁縛銷售其實是跨界營銷的一種方式,即通過多個產品“綁縛”的方式,進行促銷,達到放大產品利潤的效果。綁縛銷售的好處對于企業來講不言而喻,但是對于消費者而言,并不是所有的綁縛銷售都能讓用戶滿意。有人認為,在一些產品市場擁有較大份額、優勢地位的企業可能會在相關產品或者辦事上,強迫用戶購買一些相關性不大的產品,或者接受一些無關的協議。
那么在我們身邊,又有哪些常見的綁縛銷售呢?今天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套路”,究竟是怎么“收買用戶”的。
一、常見的綁縛銷售
1、在線旅游平臺
在線旅游平臺是非常容易出現綁縛銷售的地方,無論是和本地酒店綁縛,還是和各種本地景點、門店綁縛,都能實現雙方共贏,達到1+1> 2 的效果。
除了上述路金波和韓雪在攜程下訂單時的遭遇外,很多在線旅游平臺也有類似的綁縛銷售,例如在途牛上購買機票,會在支付時看到保險費、貴賓休息室等產品,與機票共同綁縛,這個時候在線旅游平臺、保險公司、航空公司就可以共同獲利。飛豬、驢媽媽等在線旅游平臺也不不測,訂購機票的訂單上,會默認購買航意險、酒店優惠券、貴賓休息優惠券等增值產品,請注意,是默認,且未便利取消,這也意味著,不管你到底需不需要這些增值產品,稍不留意這些你就都一并購買了。
那么,在線旅游平臺這種綁縛銷售的行為違法么?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掩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
“在線旅游網站在沒有征得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擅自為消費者選擇辦事選項,就算消費者可以本身取消,網站也涉嫌侵犯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消費者從網站購票,即與網站達成一種消費合同,雙方掌握信息嚴重分歧錯誤稱,一定會影響交易本色公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企業設置與消費者利益有關的默認選項,則必需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不然可視為無效購買合同。”
2、景點
景點的綁縛銷售可能是最令人無可奈何的了。
例如本年四五月份的時候,有很多游客反映在杭州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宋城游玩期間就遇到了綁縛銷售,稱景區門票與“宋城千古情”演藝綁縛銷售,景區現場不成單獨購買門票,僅售“宋城千古情”300- 480 元不等的演藝門票,如要游玩必需購買最低 300 元的“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