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手機進行閱讀,你總是能在車站、地鐵、電梯里面看到這樣的身影。
第三方的無線互聯網用戶行為分析,排名前三的移動業務中,閱讀名列第二。其他兩個分別是彩鈴和圖片。彩鈴和圖片屬于沖動性消費產物,而閱讀伴隨用戶一身,一旦培養成習慣,很難改變。
與此同時,3G門戶書城業務高達網站總流量的1/4,每日PV高達1個多億;空中網前不久又以234萬美元及空中網普通股100萬股收購逐浪網;11月30日百閱又獲得300萬美金的第二輪融資。
我們應該得可以出這樣一個推論——手機閱讀即將呈現井噴。
實際上垂直領域做手機閱讀的網站也并不少,有最早建立的無線閱讀專業網站移動書城,有以智能機客戶端為主的掌上書院,有依托于互聯網豐厚版權資源上的起點,有后起新貴17k中文網。
以上這些垂直網站都各有特色,包括前面說的門戶網站,他們各自都有著堅實的用戶群體,然而他們都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那就是——最關鍵的閱讀收費渠道無法擺脫移動運營商代收費。
再引一個消息——籌備多時的中國移動浙江手機閱讀基地將于2010年1月全面商用。
于是問題出現了——當中國移動開始全面推廣移動閱讀的時候,這些網站會面臨著什么?他們的閱讀業務如何生存?
閱讀背景:中國移動的優勢:——即是裁判又是運動員l 定制游戲規則,左右收費渠道l 龐大而成熟的推廣渠道和高效的KPI考核機制l 品牌影響力,直接接入內容提供商 這意味著什么呢?我來解釋一下:
作為一個獨立wap網站,你是沒有資質獲得收費渠道的,你必須和SP代收費合作或者和手機錢包合作,在你和這些代收費合作伙伴談下分成條件之后,你才能獲得這個收費渠道的臨時所有權——說是臨時所有權是因為移動理論上是禁止代收費業務,但是按照常規他們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相比之下,手機錢包相當于申請聯動優勢代理向中國移動申請業務合作(也不是直接和移動合作),會更穩定一些,但申請相當嚴格,并且手機錢包業務理論上是不允許和夢網業務有沖突的。
那么收入呢?很明顯,獨立wap網站的收入先要和代收費合作伙伴分成,再扣除掉代理合作伙伴與中國移動的分成,接著去除壞賬,最后錢才是你拿到的。
一般來講,用戶在wap網站購買閱讀服務支付1元錢,實際網站只能拿到4毛錢,甚至更少。
而在移動閱讀基地里,直接內部劃賬,少去一層代理費。在規則制定以及收費渠道上,中國移動優勢立顯。
移動集團龐大的推廣渠道自然不言而喻,下屬的銷售團隊、1860客服團隊、甚至個地市的移動營業廳都可以在這一環節充當銷售渠道。從直銷營業員到 Call-Center,加上內部KPI考核壓力可以直接掛鉤話費套餐進行捆綁銷售。一旦發力,就是另一個“中央音樂平臺”——年收入幾十億不是問題。
品牌影響力,也毋庸多說,一旦移動閱讀平臺的搭建上線,移動將除了整合當前互聯網主流的CP以外完全有能力直接與更多的獨立創作團隊、作者開展業務合作。
這里面,移動甚至不需要支付任何一分錢給內容編輯團隊,直接外包給有能力的機構——比如中文在線——可惜盛大文學動作慢了點,現在想擠也進不來。和很多文學網站一樣,盛大文學的三家網站也只能是Main CP。
網絡文學發展至今,和原創音樂一樣,一直飽受盜版困擾,互聯網中搜索引擎和門戶網站首先沒有帶好頭,整個互聯網的原創資源一直陪著搜索引擎+盜版網站折騰在云里霧里。說移動是一個霸權企業,不為過,因為身為國家隊的它幾乎不需要做什么輕松牽頭整合就可以壟斷資源,并且說一就是一。說移動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也不為過,因為相對于互聯網,在無線互聯網行業中中國移動做的最大貢獻就是在于基于自身利益上的嚴格的版權控制——SP的“興”與之息息相關。
家底最豐厚、用戶量最多、小額支付最便捷、渠道最成熟,敢說又敢做,說誰能拯救網絡文學,答曰——中國移動。
要對比,自然也要分析手機閱讀網站的收入成分。
簡單來說,手機閱讀網站的收入幾乎完全秉承互聯網——廣告+用戶支付版權費用。
無線互聯網一直也被人稱做freewap,“free”一次牢牢讓用戶記住了“免費”,實際上80%以上的無線互聯網閱讀類型網站都以廣告收入為主,那么廣告費是不是足夠支持網站呢?
不然。請看:
移動互聯網廣告主的三個類型:——都還只是虛像l 傳統廣告主(含互聯網廣告)l SPl 已融資或即將融資的Freewap及其產品
移動互聯網本身運營商太過搶眼,這種鋒芒畢露下除了讓無線互聯網網站本身憂心忡忡之外,也為其運營環境的不穩定創造了很大因素。
傳統的廣告主們本身對Freewap的了解也僅僅停留在幾個PPT或者幾份用戶行為報告書上,對于無線互聯網的媒體價值基本都是觀望態度,投放廣告也處于試水階段,而最近受手機情色門事件的影響,更是給廣告聯盟以及他們之前與傳統廣告主達成的脆弱信任予以了嚴重的一擊。
理論上這里還有一部分傳統廣告主信任的搜索引擎——比如google,于是也信任了google的phone adsense。但是搜索引擎在無線互聯網中知名的幾家土生土長搜索比如易查、宜搜、以及儒豹等等,依然大多在做SP的廣告。所以傳統廣告主在無線互聯網中的份額少之又少。
再說SP廣告,SP自2006年開始就已經全面步入衰退,移動11條軍規發布當天,SP正式告別暴利時代,苦苦掙扎的SPer除了想盡一切辦法走查邊球之外,更依靠Freewap盡可能的推廣業務收費,甚至有的SPer自作主張為Freewap提供代收費業務——實際上幾乎90%的freewap都和SP有著曖昧關系,甚至前身就是SP,比如空中網,3G門戶等等。
曾經風光一時的幾家SP上市公司如今迅速落寞,盛大僅以4620萬美元就買華友51%的股份,對比之前華友的風光如今僅淪落為為人嫁衣,一聲嘆息。雖然在中國移動的面子下SP不可能全滅,但sper充其量也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
SP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為中移動掃雷。
這里其實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行業里的網站主們都以免費為噱頭,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避而不談收費。但他們靠什么活呢? 2006-08年無線互聯網行業內階段性的的VC資本絕對功不可沒——不少無線互聯網站異軍突起,花大錢宣傳,然后低調消失——燒的都是VC兜里的這點錢,來來回回都是。比如網站A融了VC甲一筆錢,拿出200萬做廣告,B網站接了這筆廣告,收入有了起色,財務報表起來了,VC乙覺得不錯,于是投給B網站一筆錢,并要求B網站一定要在特點的時間里做到流量乘以2倍,于是B拿出一筆錢在C網站做廣告……
這種泡沫性質的繁榮很快破滅,無線互聯網的廣告行業迅速萎縮。
但,無線互聯網依然是大勢所趨,三家運營商的3G造勢以及水貨iphone的火熱都直接或者間接的讓大家對手機這個五媒體越來越重視。無線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也開始多樣化并且更為理智,最困難的日子似乎過去了,然而大批的無線互聯網站點都死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無線互聯網的不穩定是關鍵,沒人會選擇一條經常施工的道路上做戶外廣告,這個道理很簡單。
完整而充裕的資金是維持一個企業型網站生存的根本,就以上來看,對不起,以當前無線互聯網的狀態,除運營商之外的手機閱讀網站基本都沒戲。
內憂外患,手機閱讀網站是否面對金礦是否就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