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去醫院,不用擺弄各種儀器,只要站到一個小房間似的艙里,就能夠體檢,查血壓、查血糖,甚至還能排查早期癌變……這不是科幻電影里的場景,而是實實在在的醫療設備,它的名字叫感知健康艙”,已經在成都雙流展開試點。
感知健康艙”的軟件技術支持者是擅長做IT服務外包的成都顛峰軟件集團,曾經在醫院待過的集團董事長張瑋有些興奮,因為這不僅意味著顛峰軟件從單純的軟件外包轉變為軟件服務整合商,不但得到軟件集成的服務費,還將得到提供軟件服務的分成。
這一條路,張瑋走了9年,而顛峰軟件集團也從當初的4人工作室變成1600余人規模的企業,并成為了科技部的歐美出口試點重點企業”中國軟件外包/出口20強企業”等,張瑋也擁有了中國軟件出口軟件外包成就人物”成都市軟件產業發展貢獻人物”等眾多頭銜。
感知健康艙
讓市民不去醫院也能體檢
昨日下午,在辦公室里,張瑋身穿黑色西裝,藍色襯衣的領子和袖口是白色的,袖口的扣子是非常具有設計感的長方形金屬扣,看起來沉穩又不失時尚。他把自己的IPAD2擺好,用里面的PPT文檔給記者講述公司最近的業務。
在顛峰軟件的行業信息技術外包解決方案里,已經有政府政務”電信通訊”銀行金融”制造企業”學校教育”醫療健康”6大門類,張瑋很驕傲地說,我們現在已經不是單純地攬活、做軟件、收服務費了。”顛峰軟件已經可以給6大行業提供一站式軟件服務,張瑋打開一頁PPT,里面是全球第一臺物聯網感知健康艙”的樣機。他介紹,這是公司與生產單位合作的結果,顛峰軟件將感知健康艙”的軟件全部集成、整合,讓其達到市民無創式”的檢測,顛峰軟件的工程師在后臺進行數據傳輸服務。這樣,市民在檢測后不久,就可以得到自己的體檢結果。將來,感知健康艙”鋪開使用,除了最開始軟件支持的服務費,顛峰軟件還將會得到分成的收益。
除了感知健康艙”,張瑋還帶領團隊在做另外一項醫療軟件——醫技設備數字化共享公共服務平臺。名字很長,但原理很簡單。平臺的作用,就是基層鄉鎮衛生院的患者需要進行某些檢查時,可以將血液等樣本抽出后,由專業的物流企業送到大型權威的醫院檢測,大型醫院的專家在檢查分析完畢后,直接利用數字化共享公共服務平臺將檢查報告傳輸到鄉鎮衛生院,前提是他們的網絡互聯,都在我們這個服務平臺上。”張瑋的這一想法是基于對中國醫改的思考,如何做到醫療資源均衡?軟件服務企業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但物流環節怎么處理?張瑋的回答很簡單,外包出去啊!”他反復告訴記者,IT本身沒有價值,在為客戶解決實際問題中才體現出其巨大價值。
顛峰軟件集團目前已成為西部最大規模的軟件及服務外包公司,是所有高端的軟件都能做出來嗎?張瑋的答案是,做不出來的就外包。他舉例說,日本的NEC公司有一個核心技術叫ENI STREAM”,就是集成電路優化測試系統”,這項技術是全球頂尖的、獨一無二的。它主要針對制造企業的集成電路板的設計提供服務。一般的制造企業都需要設計電路板,制造出樣品后再測試性能,直到多次測試后確定沒有問題才能使用,但測試的程序非常麻煩,而且費用昂貴。ENI STREAM”可以用軟件來對制造企業設計的電路板進行分析,有問題的地方就會標明,但最大的問題是制造企業沒有途徑使用到這種軟件。張瑋想,既然NEC公司多年的技術積累無法模仿,那就和他們合作,將該軟件建構在顛峰軟件集團給制造企業提供的云服務平臺上,一般的企業只需要用2、3次,每次只需幾千元。”
曾經的出國迷”
誤打誤撞有了第一桶金
張瑋是重慶人,但是說話口音更偏重北方,不斷冒出的英文單詞以及偶爾出現的北方式的粗口混搭,顯得有些別扭。這和他的經歷有關,生于重慶,12歲隨父母到成都,18歲到吉林讀大學,27歲移民加拿大,隨后又回國創業。
1992年,張瑋考入吉林工業大學科技情報專業,因對計算機應用的熱愛,在校期間就攻讀長春光機學院計算機應用二專業并獲得其學位。張瑋本來打算畢業后到上海的一家IT公司工作,但父母堅決不同意,非要讓他回成都到華西醫院工作。當時,張瑋被分配到華西醫院的宣傳部,在借調人事處工作時,他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把人事處的辦公電腦、軟件全部搞定。之后,華西醫院開始建設醫療信息化系統,進行遠程醫療服務,張瑋開始用到自己的專業知識,可謂如魚得水。
直到2000年,張瑋所在的華西醫療公用信息服務公司進行整改,他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他看著醫院里其他搞技術的老員工,預想著自己和他們一樣,以后的數十年要天天上班、下班,重復著差不多的工作,慢慢變老、退休。被當時刮起來的出國熱”擊中,張瑋也想出國工作,換個環境。
2001年,張瑋和妻子來到加拿大,卻正巧趕上加拿大的IT行業不景氣,大的IT企業都開始裁員。找不到工作的他不得不在小區里跑上跑下找人,打升級、拖拉機,天天如此”。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半年多,張瑋萌生了回國的念頭,可不能就這么回去啊,太丟人了。正當張瑋發愁時,他的一個在美國工作的同學帶來一個好消息。同學所在公司承接的軟件項目做砸了,如果張瑋可以做出來,能夠得到十幾萬美金。張瑋立刻回到成都,在2002年注冊了顛峰軟件公司,召集了3個朋友把項目做了出來。那十幾萬美金成了他的第一桶金,而同學所在公司也成了他的項目來源,他開始慢慢做起了軟件外包的活路,他的公司也成為西部最早的軟件外包公司。
拒絕諾基亞并購
開始拓展海外市場
有了比較穩定的項目來源,而且承接軟件外包在當時利潤比較高,企業的發展比較順。2005年,顛峰軟件集團成為了微軟的相關軟件供應商,集團的人數也由當初的4個人變成了100人。
在業界慢慢有了知名度,不少企業開始找上門來,希望能夠并購顛峰軟件,讓顛峰軟件為他們做軟件研發。起初一些規模不是很大的公司,張瑋都沒有在意,婉言拒絕對方。但是,跨國公司諾基亞拋出的橄欖枝卻讓張瑋猶豫了,我們當時要是把公司賣給諾基亞,我就不用像現在這么累了,過得很舒服。”張瑋笑言,當時他把另外3位公司股東叫到一起開會,討論要不要賣的問題。到那時候,我們才開始思考創辦企業的目的是啥?如果是為了賺錢,當時可以賣了,大家能分不少錢。”
后來,張瑋思考,外面的企業愿意出高價并購顛峰軟件,因為顛峰軟件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技術沉淀,對市場也比較了解,這正是很多外企所缺失的。于是,張瑋開始向海外部署自己的事業部,把軟件外包公司開到全世界。”這成了他的夢想。2007年,顛峰軟件集團日本分公司正式成立。2010年,顛峰軟件又與日本紐康會社成功進行資本整合,日本分公司人數達到500人。之后,顛峰軟件在美國的辦事處也升級為分公司,開始進行大批軟件項目的外包。同年,顛峰軟件與全球500強的雅高集團在成都成立合資公司,利用雅高集團主營業務之一的雅高服務與顛峰軟件的本地資源優勢、市場及技術優勢,結合雅高服務40多年來積累的先進服務經驗和模式,推進雅高E卡”預付費業務。
目前雅高E卡”已經成為西部最有影響力的預付費品牌。
遭受經濟打擊
創新OBC整體外包”模式
但企業的發展不會永遠一帆風順。對于顛峰軟件來說,這一天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來臨。
2008年5月12日,日本索尼公司上海研發中心負責人到顛峰軟件考察合作項目,結果因為地震匆忙返回。地震前,法國電信公司也準備在成都設立研發中心,將研發中心的建設、人員配置等外包給顛峰軟件,但地震后,也取消了這一計劃。當時,很多客戶就不找我們了。”張瑋清楚地記得,公司的項目越來越少,再加上軟件外包行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少,公司的經營狀況越來越差,我都快挺不住了”。
也是從那時起,張瑋覺得公司以軟件工廠”來單純賣軟件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了。于是,顛峰軟件開始給各類行業提供項目解決方案。除了軟件研發,公司還給很多企業提供后臺服務,通過這樣的服務再來賺取一部分費用。這樣的發展模式一直持續到今天,從2010年開始,張瑋又創新性地提出了OBC業務模式,即以整體外包”模式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外包服務。也就是說,顛峰軟件為客戶提供政府資源保障,研發、運營、銷售所需人才的組織和管理,項目運行的質量流程管理等等,客戶只需派遣項目經理或管理人員,傳遞領域知識和經驗即可。
張瑋相信一句話,做你最擅長的,其余的外包。”他要把顛峰”打造成為世界軟件及服務外包工廠。 成都商報記者 祝迅 實習攝影記者 許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