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服務外包總量保持穩定增長
近年來,中國服務外包總量保持較快增長,企業和從業人員也已具備一定規模, 服務外包品牌已獲得歐美、日韓等主要發包市場認可。中國被公認為是全球一個新興的服務外包中心。但從產業規模來看,中國服務外包產業整體還處于起步期,但發展潛力較大。2010 年中國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超過144.5 億美元,同比增長43.1%,信息技術外包( ITO)依然是最重要的業務內容,業務流程外包(BPO)仍然處于發展初期階段。
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09年9月底,全國服務外包企業共計8060家,從業人員142.1萬人,累計承接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140.4億美元,其中國際(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109億美元。2009年1-9月,全國新增服務外包企業3287家,新增從業人58.5萬人,其中新增大學畢業生(含大專)從業人員39.8萬人,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簽約金額126.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12%,實際執行合同金額73.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70.2%。
2、日本、美國為中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的主要發包國
我國的服務外包業務范圍主要涉及電子信息產業、生產性服務業以及文化創意產業,服務對象涉及日、韓、歐、美、印度等。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國承接歐美市場的離岸業務的增速有所下降,但歐美業務總體規模的增長仍十分可觀。由于與日本的東北亞區域的文化、地域、語言的先天近地優勢,多年來中國承接日本業務服務外包量比較穩定。目前,日本是中國最大的外包來源國之一。
近年來,歐美離岸外包的接包方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菲律賓、巴西、墨西哥、越南、印尼、泰國、斯里蘭卡等國最近幾年發展服務外包發展勢頭迅猛,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一些中亞所屬國家在通訊、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方面也在加大投入,發掘區位優勢、人力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也在積極承接歐美發達國家的外包業務。
3、中國軟件與服務外包政策持續利好
中國政府非常重視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為搶抓戰略新機遇,國家在全國大力實施千百十工程”【即在全國培育1000多家取得國際資質的大中型服務外包企業,推動100多家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將其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到中國,建設20多個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基地城市。】
10年來,中國政府持續制定并頒布了一批產業促進政策,這充分顯現了政府對促進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視和決心。
戰略政策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10年)、商務部關于實施服務外包千百十”工程的通知、關于鼓勵政府和企業發包促進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
人才培養政策商務部關于做好服務外包千百十工程”人才培訓有關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商務部關于加強服務外包人才培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等。
投融資政策中央財政促進服務外包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
財政稅收政策財政部商務部關于支持承接國際外包業務發展相關財稅政策的意見等。
圖表3中國中央政府頒布的主要服務外包產業促進政策,2010
2011年伊始,《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4號文)的出臺,意味著服務外包產業將在十二五”得到新一輪的政策支持。
4、中國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區初步形成
隨著國家政策密集出臺,我國服務外包發展環境逐漸完善,初步形成以園區為特色、示范城市帶動、二三線城市跟進和四大集群”東西映射、 聯動發展的服務外包空間布局。
2006年,商務部聯合信息產業部、科技部在全國認定了首批11個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到2011年,國內已經相繼認定了21個中國外包示范城市”。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大連、深圳、廣州、武漢、哈爾濱、成都、南京、西安、濟南、杭州、合肥、南昌、長沙、大慶、蘇州、無錫和廈門。三部委與各城市政府分別簽訂了基地共建協議”,同時出臺了有關鼓勵政策,商務部還設立了服務外包專項扶持資金。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利用自己在ITO 領域的技術優勢涉足BPO 業務發展,一批骨干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已經具備顯著優勢,產業聚集初步形成,規模化效應初步顯現,城市外包服務水平有效提升。(中國軟件網/海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