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以前的移動互聯網幾乎是手機應用開發者的春天,尤其是安卓應用,Android系統成為當時最為火熱的手機操作系統之一。經過多年爭霸,至 2014 年,國內的安卓手機應用分發市場基本形成了3BAT( 360 手機助手、百度手機助手、阿里PP助手、騰訊應用寶)+主流手機廠商分發市場(小米、華為、聯想等)的格局。
然而從 2015 年開始,在國內移動互聯網市場,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雖然連結增長,但增速已明顯放緩。一項數據顯示,從 2015 年到 2016 年,泛生活應用數量占比提升30.7%,但應用流量占比僅提升16.7%,在泛生活應用領域呈現明顯的“狼多肉少”的局面。類似情況幾乎在移動互聯網各個細分領域發作,開發者大量涌入,但市場流量增長遠遠達不到開發者增速,形成應用分發困局。
拋開行業數據,僅僅從普通用戶的日常行為就能直不雅觀感受應用分發市場的變革。筆者在好幾個親友群里作了簡單的手機APP使用習慣調查表白,目前,大多數手機用戶常用的APP集中在20- 30 款之間,,有不少人在數月到一年內都不會下載新APP。同時,人們選擇APP的口味也愈發刁鉆,對于常規APP的展示推廣甚至形成免疫。
嘗鮮新應用用戶中 90 后占近 9 成越年輕越愛新應用
隨著頭部APP的越來越安靖,如今,用戶主動打開應用商店體驗新應用的行為越來越少,那么如何破除當前的應用分發困局?從用戶研究入手,是重要的思路。筆者從 360 手機助手近期發布的《 2017 上半年移動應用趨勢陳訴》(以下簡稱“陳訴”),發現 90 后、 95 背工機用戶不測成當前應用分發困局的救場主力。

圖: 360 手機助手陳訴顯示年輕人成為應用分發救場主力
該陳訴顯示,年輕用戶已經成為應用商店下載的主力軍,他們不單下載量多,下載率也高,同時也喜歡接納新生事物,積極嘗鮮,在 2017 年新上架的應用中,約 9 成下載量來自于 90 后年輕人。
而在 95 后和 90 后的比較中, 95 后月均下載個數7.41,高于 90 后月均6. 32 的下載個數; 95 后85.1%的月均下載率,高于 90 后79.5%的月均下載率。

圖:“最右”等社交型APP廣受 95 后年輕人歡迎
尤其在陌生人社交領域,從可“撩”到可“聊”,從圖文、語音、視頻社交都呈現了更多興趣垂直分類,比擬去年同期,用戶數均有顯著增長。以最具逗比精神的 95 后聚集地“最右”為例,特色話題趣味十足,自上線后,用戶口碑良好,被譽為APP界的《快樂大本營》,成為年輕人超愛玩的手機軟件, 2017 年 6 月下載量達到歷史高點,Q2 下載量環比較Q1 增幅59.23%,年輕人貢獻了大部分的下載量。
二次元文化發作年輕一代的愛好漸成主流
95 后甚至年輕的 00 后熱衷于手機新應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二次元文化已成主流,二次元經濟來臨。

360 手機助手的陳訴顯示,漫畫成為年輕人的剛需,在閱讀類應用搜索下載量TOP50 中,漫畫類占24%。TOP20 中,漫畫類應用整體搜索下載量遠高于新聞資訊類應用整體。
年齡越小,喜歡的二次元類APP越多元,隨著年齡的變革,用戶對二次元的偏好也不盡相同: 95 后因為可控時間的提升,更喜歡看視頻類二次元內容,而 00 后因為學識等問題,更喜歡看漫畫類二次元。
以布卡漫畫為例,這款APP定位于二次元聚集地,有著年輕人超愛的漫畫和游戲,因此吸引了眾多 95 后、 00 后的下載。數據顯示, 2017 年上半年,布卡漫畫的下載量增幅高于同類別均值125%。
業內人士指出,在當前尷尬的應用市場困局中, 360 手機助手陳訴顯示的年輕用戶對新應用下載量的貢獻,無疑是對行業的啟示:誰博得年輕用戶,誰就博得未來。 95 后、 00 后的崛起帶來的高下載量,已經成為應用分發市場持續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而年輕用戶,目前已經成為了應用商店爭奪的最主要用戶群體。